首页 -> 2007年第6期

备课:课堂教学的视角

作者:伏衡一




  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个体与客观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教师对知识的活化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知识的存在状态是静止的,是僵硬的,是没有感情的。活化就是让静止的、僵硬的和没有感情的知识变得动态、鲜活和充满感情。知识活化是教师想象力充分释放、创造力充分展现的过程。每一节课首先对老师是新的,然后才能对学生是新的,这样才能避免课程结果是对知识的复制。例如,同样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效果自是各异。一般教师教学程序基本一致,即作者简介——字、词解释——段落分析、讲解——布置作业——学生背诵。而备课做到活化的教法则是多元的,有一位特级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由作者介绍导入课文——以春之现象及人之感受为线索讲读课文(并结合学生的朗读)——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然的春天与人类社会的春天之关系——学生口头作文《我未来的春天》。这样,知识不再是一个个死板的铅字,而随着美妙的音乐,随着学生的自由畅想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第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的进度,同时还要进行课堂观察。但是,这种观察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作为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材料。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地方?学生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看到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超越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知识的传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一生只备一个教案的备课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中找到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备课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备课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终身教育”口号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概念的初步形成,要求每个人时刻准备充电,以免被时代所抛弃。教师更应是如此。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自身感觉教学越来越熟练,从而丧失了再学习的主动性。 “越教越熟”是否就是进步呢?有专家指出,恰恰相反,这正是教师原地不动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年复一年反复研究同一本教材的内容,以至看起来能够倒背如流,运用得心应手。实质却是“井底之蛙眼中的那片天空”。不论是雨过天晴,还是风雷激荡,它眼中的那片天空永远是狭小而又宁静的。
  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从外部推动、提高教师水平的一股力量,师资培训确实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唤醒教师的自我反省意识却显得更加重要。当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再学习时,便有可能从“书本的井底”跳出来,从而看到广阔多变的天空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吸收到新鲜的血液和营养。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三、备课的意蕴
  
  备课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工作。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授,都得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正确把握客观内容的精髓?如何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这些内容?如何才能适应或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以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正是备课所要考虑和解决的。备课的过程就是“战略战术”的形成过程,知己知彼才能百“教”不殆;备课的结果就是“旅游指南”的诞生,并不是把“游客”直接送达目的地,而是详细解释景点并指引到达景点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 历史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这种用整个生命备课的精神值得广大教师追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