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教师专业“假性成长”与问题意识牵涉

作者:朱国忠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这个经典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链接着专业问题。专业问题孵化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按照这一成长理念,我们就可以对新课程旅程中教师的成长质量和症候进行诊断性评估,从而找到提速的办法。
  
  一、直面教师的假性成长
  ——问题的流失和虚化
  
  经过沸沸扬扬的新课程培训后,我们的教师大多满脑子的新课程理念,满口的新潮专业术语,“生成与预设”、“接受美学”“对话”、“回归生活”、“资源开发”,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不少老师总能把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设计链接上新课程理念: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那样上课是为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诸如此类。教改实验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外出观摩了一节课,回来便表演模仿秀。外显的景观,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好像我们的老师在新课程充满希望的田野里一下子就能茁壮成长起来。果真如此吗?
  对照新课程理念,我们仔细审视课改后的教学活动,结果却不容乐观:教师的成长内核涛声依旧!我们的教师缺少本我的层出不穷的成长问题,没有启动本我的个人行动理论重构,教师的个人隐性经验并没有得到增容与更新。试问:我们的教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吗?我们的语文教师掌握了接受性学习的合适比例吗?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们摸索出可行的道路了吗?母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真地了然于心、洞幽烛微了吗?我们完成了交互双主体的关系建构吗?我们成功地开发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与校本课程吗?学生真正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大多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糊里又糊涂。
  我们的教学,既要追问本义又要超越文本,既要开放综合又要凸显本体,既要课前预设又要课上生成变化,既要使用电教媒体又要关注阅读感悟,要实现这几组矛盾的统一,力求恰到好处,绝非易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做法,最多只能触及课程改革和个人成长的浅层问题。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面临许多关涉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所谓的没问题,其实是熟视无睹的麻木和怯懦的回避,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思维跳跃中忽略了问题解决的过程。
  改革的过程成了口号流行、新词迭出、远离实践的闹剧。热闹的场景,是空虚的掩饰,是集体的失语。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的教师团队,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出现了可怕的假性成长,这种假性成长最终会毁灭我们的新课程,一切又将回到原位,甚至是可怕的倒退。而造成教师假性成长的罪魁祸首就是课程问题、专业发展问题的丢失。许多教师成了“没有问题的罗素”、“落伍的罗素”。
  
  二、解析成长的停滞因子
  ——问题的扼杀和消融
  
  教学习惯的门槛既高又牢,要完全跃出是极其困难的。抛开外在的压力不说,就自我而言,教师在教学时总是习惯于“去问题教学安全运行模式”。许多教师依然认为教学世界是确定的,是可以完全把握它的本质的。本质主义哲学仍旧深深地渗透于教师的个人隐性经验之中。一切都有章可循,一切都有先验的唯一答案存在。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教学不过是用纯文本指陈的知识,通过机械的灌输,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拉圆为句号。即使有问题,更多的也只是明知故问的“假问题”。学生用不着深究,教师更用不着思考。
  教师团队出现问题意识弱化和问题丢失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不少教师生命空间逼仄,思考自然萎缩,势必窄化课程空间。色盲就看不到课程问题的色彩,弱视就看不清成长问题的主旨。二是应试教育成了“还乡团”,依旧在游击反攻。教师疲于应付,没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没有了思考所必须的从容心态和交流氛围。三是思想上有误区。对教科研和课程建设不重视,认为是专业人士或课程专家的事情。缺少主动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四是缺少反思的习惯,喜欢走老路,照本宣科。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不能对隐含于日常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予以价值澄清从而建立自我剖析档案。20年的教学经验,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个人也难以有长足的进步。
  
  三、增强成长的有效动力
  ——问题的孵化和生成
  
  做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就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必须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重新认识课程,提升自己。
  1. 启动“激活问题型危机培训模式”。“结论是思考停止之处”,而问题就是动力,问题对于唤起教师成长的渴望、探索的冲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比较好的校本培训或成长之旅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走进校园,带着更多的问题、更大的兴趣走向社会。我们的培训不能再是那种去问题式的培训,而应该全力去激活学员的内在活力,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激发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我们的培训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为了不让教师在课改的春风中沉醉,我们要激活教师的危机感,体认到当下个人实践与课标理念之间的差距,催生问题的生成。
  2. 倡导“信仰唤醒型人文生长范式”。我们的教师培训不应该去克隆教育名家的教案,教学的技能,教学的模式,也不是简单地复制五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我们应该去唤醒、激活存在于每一个教师心中的教育的智慧。教师职业需要用心灵去工作,它靠的是教师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成长是自发的发展。而不是外面的灌输。文化底蕴、教育智慧的创生都离不开专业阅读。肖川博士就认为,校本培训中,促进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引领教师系统地阅读,在反思中阅读,在阅读中反思。通过自主阅读建构一个知识平台,构建对于教育问题的基本认知框架,确立起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后,就能敏锐地发现当下教育教学的实然状态,细致地梳理课程过程,从而发觉并生成层出不穷的课程问题,组合新的教育观点,嫁接出新的课程策略。
  3. 投身挑战型课题研究,生发问题系列。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中,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建构规律,而在于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变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课改要成功,就要进行实验,这就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经过充分论证,有足够的理论准备;在试验过程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应该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因为课题链接了鲜活丰富的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便拥有了一个课程问题系列。你要完成好课题研究,就必须时时处处关注原问题和派生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路径。课题研究规则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同时,一个好的课题就是一棵持续生长的绿树,它会不断地长出新叶。问题意识的弱化现象将会绝迹。
  4. 刷新课程感应灵敏度,保持朝阳心态。各种专业成长的途径最终都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必须有永远不老的心态,时刻保持“课程感应器”的灵敏性:(1)升级软件,更新问题孵化器。每个教师都全心投入校园学习型组织,并全力在这个团体中实现自我超越,推动团体学习。从而在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确保自我“软件”的持续升级。(2)陌生场境,创生问题新视域。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看待工作的相对稳定性。环境和氛围发生变化,我们就会对课程、教学环境、教学对象产生新奇感。教师对外界教学资源的感应就会变得十分敏感,能从周围的资源中吸取大量鲜活的信息,防止情感的沙化,智慧的老化,思想的僵化。(3)哨兵警戒,恒定问题反思。我们每个教师要养成勤于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时时保持一种生命的警觉。常常以陌生的眼光去看待似乎熟悉的教育世界,从而时时刻刻能看出新鲜的东西来:涌动的人文情感的波涛,重要的课程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学策略……如此,我们的思想是鲜活的,我们的行动是鲜活的,教育的王国里有连绵不绝的风景,我们有不老的朝阳心情。
  5. 实施流动型评价机制,凸显问题旨趣。我们在评价教师的时候,要从问题意识的出发,关注他们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他们是否迈进“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螺旋循环赛道;他们孵化问题的频率快不快,品质高不高。如果我们的教师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我们就会向维特根斯坦那样永远站在所属领域的前列,而不会像罗素那样慢慢落伍。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流动的评价机制,不要再让分数成为教师头上的紧箍咒,不要再为工作的精确性而过分地斤斤计较,把教师的问题意识、思想品质作为评价的重要参照坐标,作为个人真性成长的绿色指针。我们要鼓励教师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允许他们出现非伦理性错误,给他们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的头脑里永远充满问号。从而焕发出生机蓬勃的自主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如果我们投身教育科研,参与教育实验,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变为我们自觉的教育信念,如果我们善于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不断发现个人规划的问题,如果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推崇弹性思维范式,勇于打破规则,保持对课程的敏感性,不断激活个人发展的问题意识,我们就一定能驶上个人专业“真性成长”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