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任务型”英语教学如何体现主体性原则
作者:蔡国平
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成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为了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体现主体性原则,我们有必要转变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启动人的最本质属性——主体性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主要着力点。
1.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在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引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 智力占20%,其他占1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I”也是“me”,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2.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发音、拼读等错误时,当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时,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错用语句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进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3. 设计主体活动形式。
(1)大量的阅读实践。培养阅读技能要求通过阅读能够抓住要点,理解文章内涵,吸收书面信息。而这些技能的实现则要靠大量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阅读实践。而通过整体语言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通过视察,感知书面文字符号,获取信息,反对以讲代读、以图代读。
(2)大量的口语表达机会。与阅读能力相配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讨论阅读内容、复述故事、评价人物、戏剧表演、情景对话都是教师常用的技巧。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上滔滔不绝的“主讲者”,而是耐心、专心的“听讲人”,隐身于学生的背后,“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式语言活动。
(3)大量的写作实践。鼓励学生逐步学会用笔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欲望。在写作活动中,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拼写、语法),又要注意语言的习惯(自我表达);既注重写作过程,又重视成果,但过程应重于成果。还要让学生的“作品”通过不同的方式与“读者”(教师和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