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对“问卷调查”的调查

作者:陕声祥




  某学校为了了解学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班级管理、师德师风、后勤服务等方面,其中很多问题的设计直接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诸如作业批改是否及时,上课是否打手机,对学生的提问是否有耐心等。问卷细致具体,学生容易对号入座,找出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问卷,管理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对于有的放矢改进管理、堵塞漏洞,确有帮助。
  但是这份问卷带有明显的指向性,那就是“挖问题”。每列举一个方面内容,都要学生指出存在问题的老师,满卷皆然。问卷俨然成了“问题集锦”。对这次调查在师生中的影响,我们作了一次访谈。当老师从学生那里了解到调查内容时,大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辛苦工作不说,管理者却专门在旁挑刺。那些工作出色、无懈可击的老师,感到不被信任;而工作偶有懈怠的老师,被学生供出来,留存在案,感到脸上无光,甚至对学生的无情生出几分怨气。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找缺点的话,每个人身上都会找出一大堆来。结果可能是越找越多,越找越泄气。这显然不利于鼓足干劲、激发热情,也不利于发现教师队伍中的好典型和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师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宽容谦逊的美德。自然很难达到凝聚人心、和谐共进的目的。
  “长善救失。”教师得知自己的某一善行被学生提及并心存感念,这对教师内心的鼓舞可想而知。当今的教师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压力,来自学校的、学生的、家长的、社会评价的等方面,而一年到头收获的认可、赞许、嘉奖又有几许呢?精神鼓励的匮乏衍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帮助教师找寻亮点,发现优点,对于挖掘教师的潜能,唤起工作的兴趣和信心,树立职业自豪感大有裨益。
  “教育无小事。”学校中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就这样的问卷调查本身来说,它强化了学生对生活中不如意、生活中的缺憾的感受,而忽略了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美好的东西。这种价值导向也对学生评价老师产生影响,出现心理学上的“泛化”“日晕”现象。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小学生值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叫学生监督那些上学迟到的同学,记下他们的名字,交老师处置。两个值日的学生守卫在教室门口,突然来了个迟到的同学,这两个值日生立即高兴起来,揪住他就往老师那里送……这里没有同学间的关心、爱护,有的是“逮个正着”的得意与辛灾乐祸。因为这是老师交给的任务。在“做事”上他们是认真的、尽责的,但在“做人”上,却是一个败笔,因为他们做事时的心胸是促狭阴暗的,缺乏开阔朗健的气度。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学校、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地位、学生的情感态度。我们要求教师理解尊重学生的同时,为什么不要求学生也理解尊重教师、宽容体谅教师,增进师生的感情,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师生也罢,父子也罢,同学同事也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无不来自彼此心与心的靠近,来自于彼此间相互接纳,甚至对对方缺点的包容。
  当然,我们多找优点,并不是不敢正视缺点或无视缺点。相反,我们正是看到教师也是人,大家理应帮助教师:发现优点,发现闪光点,并以此去激励鼓舞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扬长避短,长善救失,铸就完美的人生。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作用是激励、唤醒、鼓舞。”但愿我们的问卷调查也能对老师有唤醒、激励、鼓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