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浅议课堂的教学智慧
作者:夏兰秋
(一)调控节奏,让学习过程灵活起来
课堂中开展活动,可以让学生真正实现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课堂生活,让学习过程灵动起来。
【案例一】 “圆的认识” 教学片段。
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画圆。学生动手试画后,交流汇报精彩纷呈。
师:你们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我用圆规画,把圆规的一脚固定,另一脚围绕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生:我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圆规的一脚不动,捏着纸转动就构成了一个圆。
生:我沿着硬币边沿画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师:用圆规和借助实物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吗?
生:一种有圆心,一种没圆心。
生:怎么会没有圆心?
师: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圆心呢?
生:(边说边拿着圆形纸片上来大显身手)把没有圆心的圆形纸片垂直对折两次,中间的交点就是圆心。
师:是这样吗?大家再找一找半径与直径,并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时,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去找出半径、直径,自己理解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达成了共识。
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容易使学生浮燥自负,导致学生只关注表面形式,不可能对数学产生真正的兴趣,更不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数学之美。因此在教学流程安排上,要注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1)创设“愤”与“悱”的问题情境后,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使其冷静思考。只有历经“顿悟”阶段,学生才会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成功感觉,心智随之得到提升。(2)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擅于“卖关子”,让学生先深入思考,在独立思考中加深对数学问题的领悟能力。课堂中的沉默,恰如书法艺术中的布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3)当学生沉湎于“小手直举,小口直开”的过分活跃状态时,给他们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进行再思考,通过这种“浇冷水”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冷静的思维能力,这才是数学教育成功的真谛。
(二)捕捉“光点”为课堂生成推波助澜
智慧的课堂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光点”,急中生智,顺水推舟,为动态的教学生成推波助澜。
【案例二】 “角的度量” 教学片段:
当掌握量角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练习量角,突然晨晨同学举手说:老师,我的量角器弄断了,我还有一个角没度量,怎么办?
师:大家看,晨晨同学的量角器断成两半了,还能用它量角吗?
生1:那小半块肯定不行了,因为没有了中心点,不能做到两个重合;而大半块的上面有中心点,还有0度线与刻度,应该可以量角。
生2:大半块也只能量直角或锐角,若是钝角可能无法度量。
师:大半块能否量出钝角的度数呢?小组之间可以讨论。
小组交流后进行汇报:
小组1:先用三角板在角内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上90度,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
小组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再相加。
小组3:可先把这个钝角补成平角,量出补上的度数,再用180度减去补上的角的度数即可。
由此可见,教师的“顺水推舟”催生出很多具有创意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也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引而不发,促使学生自我觉醒
教师应该改变“好为人师”的习惯,不要急着“告诉”,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作出修正,让他们自我唤醒,进而迈向成功。
【案例三】“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教学片段:
“4千克70克=()千克”。大部分同学按照正确的思路解答该题,而有一位同学却写成“4千克70克=(4070)千克”。看结果,很明显是错误的。但是,为了弄清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于是,我请该同学大胆说出他的想法。他说:“我先把‘4千克’改写成‘4000克’,然后再把‘4000克’与‘70克’合起来。”说到这儿,他迟疑了一会儿:“老师,我知道错在哪儿了,这里要求改写的是千克,而我改写的是克了。”我本计划让其他同学替他完成,但还没等我叫其他同学,这位同学又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把407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不变变成了4.07千克了吗。”他是运用了“把低级单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位就可变成高级单位的数”的解题方法。运用旧知,想法独特,“等待”让学生自我“唤醒”。
学生的错误往往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案例四】“工程应用题”教学片段:
“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学生根据通常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出算式:30÷(30÷10+30÷15)=6(天),并说明算理。我诱导学生:“如果这段公路长60千米,那么时间是多少呢?”“12天。”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起来。“是吗?请同学们算了再回答行吗?”“这还用算!”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同学们还是认真地算了起来。计算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6天。路程扩大一倍,时间竟然不变!“如果路程分别是15千米、45千米、120千米,时间又分别是多少呢?”此时学生不再脱口而出,而是满脸疑惑。“请同学们分组计算一下。”片刻,答案又出来了,都是6天!“为什么公路的长度不管变成多少千米,时间总是不变呢?”“是不是工程应用题中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无关呢?”
“错误”引发了同学们对以上问题的主动、积极地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动静结合,张驰有度;预设简约,生成精彩;教师导放自如,学生妙语连珠;那将是多么美妙的生命乐章!智慧的课堂是教师“厚积”之后的“薄发”,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姜莉茗.走出课堂教学“低效”的迷途[J].小学数学研究,2006(6).
[2]王逸卿.教学起点动态生成的实践与反思[J].小学数学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