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谁是这些铅笔橡皮的主人

作者:陈金芳




  这是许多小学经常发生的一幕:
  “请问这枝铅笔是谁的?谁丢了HB铅笔?”班主任高高举起一支崭新的HB绘图铅笔问二年级的学生。过了好长时间,学生无动于衷。无奈,老师只得把铅笔放入一个大盒子内。这个盒子差不多被无人认领的铅笔、橡皮、尺子、手套等物品装满了。
  对于家长来说,购买文具的确不是难事,但随意浪费对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却是极有害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父母们有经济能力对孩子“千依百顺”,同时,很多家庭的“独生子女结构”也是家长们溺爱孩子的主要原因。生活在溺爱中的孩子,其成长经历的大部分阶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俨然一幅小少爷、小公主的姿态。这些孩子们入学后,就会呈现出种种不良表现。
  一份调查显示,某地区二年级学生中,有89%的学生不是自己整理书包,有许多孩子甚至连早餐也要父母喂,至于孩子们把吃不完的东西往垃圾桶一扔了事的情况更是司空见惯。面对这种生活习惯,父母们多是见怪不怪,几乎很少加以劝阻或教育。这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把浪费当作习惯的不良习气。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孩子们少年时代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他们的性格,而性格便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真正的美德不仅是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它必定深入每一个细胞。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做的就是把那些美德全部变成孩子们的具体行为,并使之养成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那么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陋习,培养良好的习惯呢?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开展了“谁是这些铅笔橡皮的主人?”主题班会,同学们以歌唱、小品等丰富多彩地形式表现了铅笔橡皮的来历。孩子们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劳动,并表达了愿意爱惜劳动果实的决心。最后,孩子们还将“八荣八耻”编成了拍手歌,有的还对“八荣八耻”进行了续编,成了贴近孩子学习生活得的准则。
  在随后进行的班队活动中,我们举行了“我是自理小能手”的活动,孩子们逐步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健康浪费教育”活动:
  1.让孩子回顾春节期间收到多少压岁钱;
  2.向长辈了解压岁钱的由来;
  3.查查压岁钱的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
  4.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5.让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
  6.让孩子学会有计划的使用压岁钱。
  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了过去的艰苦岁月,也体会到了长辈们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叶天小朋友说:“奶奶小时候没有零花钱,更别说压岁钱了。过年过节有花生、蕃薯吃就要高兴上老半天呢!”通过这次活动,许多孩子体会到父母赚钱不容易,自觉地不乱花钱了。佳艺小朋友还将家里的废品收集起来卖了许多钱,他喜形于色:“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不知有多开心!”活动的成效也很明显,班里现在很少有人再丢东西了,既使有也马上有人来认领。
  让我们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培养节约型消费观,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孩子们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