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课堂提问:在嬗变中实现功能的拓展与转型

作者:李国华

们还能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吗?”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提出问题,能够多层次、多侧面地探究问题。
  3.教师要注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如在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就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进行讨论,或要求学生在课后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找资料,让学生通过教材、他人的启示,或通过思想碰撞、观点交锋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提问就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甚至还有查阅询问乃至社会实践,学生就能通过阅读、思考、交流、争议、实践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获取答案,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
  4.教师要注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反思,探求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根本上说是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在引导学生探求学习规律,摸索学习方法上的功能与作用,如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总结反思。问学生:“你是如何形成这一思路的?”以引导该学生体会思维过程,领悟思维方法。或问其他同学:“他的回答有何亮点?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以引导全体同学总结反思,从中获得启示,领悟与探求思维规律,培养好的思维品质。
  
  (三)努力开掘提问的激励功能
  开掘提问的激励功能,使其既让学生产生思的需要,想思要思,又给学生提供思的条件,能思可思,还能让学生在思中获得乐趣,爱思乐思。传统提问重在为教师的“讲解”服务,为“灌输”作铺垫,教师提出问题不注重为学生思考提供信息引导,甚至即问即答,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不能思,难以思,思中频频受挫,就会失去思的兴趣与动力,提问的激励作用就难以发挥。在新课程背景下,要通过提问既让学生产生思的需要,又给学生提供思的条件,还让学生获得思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设置提示信息。为学生思考提供引导;问后要适当停顿,或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进行讨论,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抽象笼统,让学生一头雾水,其切口要小,要比较具体,能让学生靠船下篙,迅速入题;过难过易的问题要注意互化,既直题曲问,使其不过白过露,能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与空间,又化繁为简,将深难问题加以分解,使其成为几个相互衔接的小问题,能铺砌思维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登阶入堂。教师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可思能思,既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求的兴趣与欲望,又能让学生找到路径,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有效发挥提问的激励功能。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注意积极评价,正确的要鼓励赞赏;错了的应肯定其态度和其中合理的成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激励功能。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寓疑于乐,尽量选择轻松活泼的问题载体,注意利用诗词、故事、小品、广告、电影电视片断等艺术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既能让学生产生疑惑,又富有情调与乐趣,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分析与解决问题。如讲矛盾的特殊性,我就以从电视中录制的广告“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为材料,问学生“为什么该企业生产同一药品,要分黑白两片?”讲“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就以美斯特邦威这一企业打的广告“不走寻常路”为背景,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该企业要以“不走寻常路”作为企业的座右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下思维就更活跃,探究就更积极主动,就想思要思,爱思乐思。
  
  (四)有效发挥提问的开发功能
  发挥提问的开发功能,使其既让学生产生疑惑。还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教学只注重对教材、教参等文本资源的利用,而忽视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大量的课程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教师要改变提问方式。由过去注重口头提问转向注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问,在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疑惑的同时,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这既有利于为学生思考提供信息引导,又能把时代“活水”引人课堂,如讲国有企业改革。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两道思考题:①了解我市国有企业的现状,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②根据我市国有企业的现状。说一说应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要求学生在课外先对我市的国有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促进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分组把对我市造纸厂、氮肥厂等几家国有企业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情况通过投影呈现出来,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你是该厂的负责人。你如何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由于学生在调查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其回答就积极踊跃,他们依据教材知识和具体情景大胆设想,提出各种措施和建议。如有的同学根据我市造纸厂规模小,污染大,治理难这一现状提出要将它转产,生产其他适销对路的产品;有的同学则认为对其可以加大技术改造,依靠先进技术来治理污染和提高效率;也有同学根据该企业位于城区,靠近火车站,人口流动量大,地理位置好这一实际,提出可将该厂拍卖变现,或招商引资,利用其区位优势建一大型批发市场。既可盘活企业资产,又可以吸引周围县市的客商,促进商品流通,促进我市乃至周边县市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提问就使课本知识得以活化,有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自主创生知识和建构知识。既能有效开发学生的人力资源,也使教材文本资源。投影等媒介资源和本地社区资源得到了开发与利用。
  2.通过对问题的科学设计,转换、拓展提问功能,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通过连环式、系列式提问,既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促进知识内化;又能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教材内容变成引领自己思考,促使思维步步深入的“话题”。这样的提问既实现了功能的转变,由“助讲”转向“促思”,使其自身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又实现了对文本资源的二次开发。又如通过质疑式、“炮轰”式提问,既能让学生产生困惑,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又能磨砺和激发学生在问题求解中克服困难的意志与勇气;通过启发式、点拨式提问,既能促进学生有效思考。又能帮助学生掌握突破疑难的技巧与方法。
  3.教师要积极改进和创新提问的形式,要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录象、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媒介作为提问的工具;要借助小品、相声、歌曲、图画、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作为提问的载体,这既使问题得到漂亮的“包装”,使提问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又使问题在给学生带来疑惑,使学生产生“思”的欲望的同时,还向学生提供“乐”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探究思考。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人力资源,也能使媒介、艺术等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
  
  (五)积极拓展提问的整合功能
  拓展提问的整合功能,使其促使学生既探求问题答案,又体验思维过程,既获取知识,又得到思想教育、情感激励和心理疏导,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属性更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的涵养与培育,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识记”、“理解”、“运用”梯级认知目标的做法,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目标体系。作为教师引导学生重要手段的课堂提问,就不能再只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思想、情感、方法、态度、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获得结果,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过程,以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如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就可问学生:“你是如何发现这一问题的?”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也可问学生“你是怎样形成这一解题思路的”,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总结反思,使学生在释疑解惑,深化认识的同时,还能吸取经验,探求规律,掌握方法,提高发现、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如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让学生举例,学生就举出了衡阳11·3救火英雄群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等先进人物。我便依据这些事例发问:①有人认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主要是看社会的评价如何,如雷锋没有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但社会对他评价很高。因而他的人生价值就大”,请结合教材内容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②有人认为:“袁隆平的人生价值大是因为他培育了杂交水稻,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教师问题一出,就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与争议,通过对题中观点的辨析与争论,使学生弄清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明确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对社会奉献了多少,而不是看从社会得到了什么;衡量不仅要看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对社会的精神奉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