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需“透视”

作者:何 捷




  
  (四)透视表达能力发展滞后,发现亲情交流的重要性
  [个案简述]相对其他留守儿童而言,小吴的学习成绩算是优秀的,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他不爱说话。小吴的爸爸妈妈在他上大班时外出打工,我接班时小吴已经三年级了。在我们相处的三年多里,他没有发言一次,课后师生没有成功交流过一次,同伴也反映他的话很少。他的奶奶带他咨询过心理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表达能力发展滞后。同行安慰我说:滞后也是正常的,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况且有的孩子就是这样: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嘴上吐不出。看着他还算稳定的成绩我也就不再强求什么了,何况为了让他开口,我已经江郎才尽了,所以只好作罢。不过听说小时候他可是个爱说爱唱的孩子……
  [反思]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念变为动力,自觉上进,自觉寻求发展;更多的则表现为学习成绩滑坡,厌学情绪滋生,各方面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段孩子。某校课题组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业以及能力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中等或偏下以及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有高达57%的孩子明确表示“自己有过逃学、逃课的行为发生”,有49%的认为“读书没有意思”。可见,厌学心理在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得较为普遍,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必然导致学习效果最弱化。全国人大代表马丽列举了两道形象的数学题: “5+2=0”,就是说5天学校生活加上2天缺乏亲情的周末生活,很可能使教育的结果归零;另一个是“3+2-5=0”,就是说30%的学校教育,加20%的社会教育,如果减去缺失的50%家庭教育,培养效果还是等于零。
  此案中的小吴就给人以被“归零”的感觉。小时候他是个爱说爱唱的孩子,可见其表达能力的起始水平并不低,可后来几近“失语”,这明显与其留守密不可分。孩子的表达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锻炼发展,可留守儿童却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他们有话无处,无人可说。时间一长,言语表达能力自然就开始退化了。有一份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亲子交流几乎是空白,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更不要说耐着性子听孩子讲他们的见闻、苦恼。一些隔代的老人虽然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但孩子由于代沟等原因又不喜欢和老年人说心里话,这也造成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这些直接的或是潜在的因素最后都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偏差,能力低下。而此时,单方面的学校教育行为有效吗?漠然不作为正确吗?
  至此,案例和反思陈述完毕。文章虽暂告一段落,但引发的思考却绵长深远。搁笔前,不由得想到《留守儿童之歌》中的几句让人潸然泪下的歌词:天真的时代黯淡的年华,留守的娃好孤单好害怕,天上的星星眨呀眨,我想与你说说话,我好想爸爸好想妈妈,为什么你们还是不回家……不由得想向同行,向教育主管部门,向专业媒体呐喊:请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更多的遗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