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需“透视”

作者:何 捷




  从我初次接触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到撰文为止不过短短两年。但我分明地感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超音速列车一样向我们呼啸而来,考验着我们的育人技能,拷问着我们的师者仁心,成了最具当代中国特色的“国家问题”。根据共青团中央的统计,全国大约有2300万留守儿童,个别省市已经占儿童总数的50%甚至70%。也就是说在某些地方,留守儿童教育几乎快要等同于儿童教育!更让人不安的是,许多教师在处理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教育个案时,还是“凭着感觉走”,以管理惩治取代教育疏导,这必然导致这个特殊群体要么变得不堪一击,要么变得孤僻叛逆。其实,在处理这些特别个案时,我们很需要进行“透视”:透过现象表面,探究问题实质。
  
  (一)透视暴力行为多发的表征,抚慰孤寂稚嫩的童心
  [个案简述]男孩小郭父母亲常年在外地,他由爷爷奶奶代管。进入高年级后,他成了班级里有名的 “暴力狂”。课间追打同学是家常便饭;每天我都会收到来自同伴、家长对他的投诉;几乎每周他都会制造一起针对他人的身体伤害。约见他的爷爷奶奶多次均不见效,每次两位老人都是含着泪水恳请我多多教育。也曾经限制他课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他的交往对象。但一切似乎都不起作用,他变得越来越易怒、暴躁。有一次他“犯事”后,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他的父母亲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次通话的教育效果却出奇的好,之后的一周他几乎能自律,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他又开始故意滋事了。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居然主动提出让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告状!真让我感到意外。后来我了解到,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经常给自己打电话,没有将号码告知小郭,那一次的通话,是父母外出打工后和孩子说话时间最长的一次……
  [反思]单从表面看,小郭是我们常说的“欠管教”类型,传统经验是“严加管教”、“以暴治暴”、“孤立冷落”。为什么这些手段会失效呢?透过他暴力行为多发的表面,我们来看看问题的实质,你会发现一颗脆弱的、急需安抚的心。心理学研究证实,在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小郭与父母关系疏远,沟通渠道被堵塞,亲情关系消极,他内心倍感孤独,极为缺乏应有的幸福感、安全感。他需要不断从身体冲突中战胜“假想对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获得满足。但是这种行为的副作用是同伴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独,精神越发空虚。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他的攻击行为愈演愈烈,并且屡教不改。而在此时如果能和父母亲沟通,哪怕是听听爸爸妈妈的骂,也会使他感到亲切,能有效安抚他渴望关爱的心。这也就是为什么通话后,他能安分守纪的原因了。由此可见,后来的主动挑衅行为是他为获得沟通权利的一种错误方式,目的不是伤害同伴,仅仅是为了能和“最亲近的陌生人”说上话……从这个角度去想,你是否发现小郭并不是“小霸王”,相反是一个需要关爱的弱者。
  
  (二)透视男孩女性化的“本性”,正视父爱缺失的严重后果
  [个案简述]小城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他一直由母亲单独抚养。父亲不在身边,母亲为了补偿这份爱,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小城身上,对他关怀备至:小时候给他穿花衣,花裙,扎小辫子,精心伺候着;长大后更是几乎一刻不离地陪着孩子,自己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小城;到了高年级,甚至还因为小城说害怕而和孩子睡一张床。小城今年六年级了,“娘娘腔”的绰号也伴随着他六年。作为男生,他确实有些女性化:走路不敢迈大步,喜欢走小碎步;时常叉着腰,翘着兰花指;说话轻声细语,嘴巴说的只能给鼻子听;体育活动都不喜欢参加,一动就喊疼。他太文静了,简直就像个女生。作为班主任,我曾经试图改变他:让他和男生多接触;鼓励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竞技运动;多给他表达的机会。但一切都是徒劳。最后我也只能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安慰自己了。
  [反思]儿童心理学认为:排除后天因素干扰,个别男孩出现女性化倾向是一种特别的个性发展趋势,其实质是性格“弱化”,具体表现在行为的畏缩,缺乏敢为性。这样看来,个案中的我确实是“回天无力”,无需自责了。但小城的女性化倾向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吗?为什么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具有内向、暴躁、孤僻、逆反等这些所谓性格特征的人数会如此众多呢?这应该是教师思考的切入点。
  据中央教科所调查,留守儿童由母亲抚养的达56%,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留守男孩一个典型的性格弱点,影响着这个群体社会人格的完整性。此案中的小城就属于母亲单独抚养。抚养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因素造成了小城的严重女性化倾向:其一:着装不当。将对子女的爱通过穿花裙、花衣来表达,这本身就埋下隐患。如此与众不同的穿戴确实能引起旁人的注目,认为孩子长得秀气,家长关爱孩子,家长从而获得虚荣心的满足。但孩子亦由此开始了心理的畸形发展。其二,交往对象的单一化。母亲将小城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其实这切断了他与其他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得他在众多阿姨们的呵护、宠爱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性情、言谈举止,爱好等逐渐被同化。其三,父亲角色长时间缺位,加剧、加速了女性化倾向的形成。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孩子必须在有父亲的环境中不断与他人接触、协商、合作、和解,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所以,小城的问题完全是后天父爱缺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教育合力来扭转。当然,那位神秘人物——父亲应该首当其冲。
  
  (三)透视嫉妒他人的外显言行,抚平内心深切的思念之痛
  [个案简述]女生小张的父母去外地创业,一个月光景,小张就变得有些“古怪”。最让大家不能容忍的是,只要今天哪个同伴带了新买的文具,小张总要伺机损毁。小张之前可是个开朗大方的孩子。虽说成了留守儿童,但她的父母亲时常交代家里人为其添置新文具,她犯不着这样做。对大家的“举报”,我也半信半疑,直到有一次亲眼目睹:午餐班下课,小张径自走到小丽的桌边,拿起崭新的圆珠笔,放在地上使劲踩踏,直到粉碎……好恐怖的场景。多次证实后,我和小张不得不直面问题。她低着头,一个劲地哭,自己也讲不清楚是为什么,只说嫉妒别人有好文具。可是这嫉妒从何而来呢?没办法,我只好做了些“大方,不嫉妒别人”的正面说教,余下的,只期待他的父母亲早些回家了……
  [反思]请大家注意该案的两个关键点:其一,小张的变化出现在父母亲离开后;其二,小张只损毁那些崭新的文具。将两点联系起来,很容易让我们透过“嫉妒他人”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症结——因思成恨。如同雨天看到别人家长来接孩子,留守儿童宁可淋雨回家;看到母亲带着孩子就餐,留守儿童却说:“有什么好吃的?还不都那样?”这“伞”、“大餐”、“文具”都能勾起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也能促使他们产生一些敌视行为,小张就是此类典型。她的父母亲在外出后时常向小张传递关爱的信息,可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些亲密的“远程关心”起到的效果并非同父母在身边时一样。华中师范大学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有关,越是和父母关系密切的孩子,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是明显。小张对父母的浓浓思念又怎么是这些间接关心能弥补得了呢?相反,关心成了一种强烈的刺激,导致睹物思亲的小张但凡看见伙伴有新文具,都会认为那是别人的父母亲刚给孩子买的,思念瞬间转化成愤怒和嫉妒,随即实施故意损毁行为。这正体现着留守儿童 “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得失”的常见心理问题。而此时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大方做人”,不设法抚平其思念之痛,无异于南辕北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