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需“透视”
作者:何 捷
(一)透视暴力行为多发的表征,抚慰孤寂稚嫩的童心
[个案简述]男孩小郭父母亲常年在外地,他由爷爷奶奶代管。进入高年级后,他成了班级里有名的 “暴力狂”。课间追打同学是家常便饭;每天我都会收到来自同伴、家长对他的投诉;几乎每周他都会制造一起针对他人的身体伤害。约见他的爷爷奶奶多次均不见效,每次两位老人都是含着泪水恳请我多多教育。也曾经限制他课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他的交往对象。但一切似乎都不起作用,他变得越来越易怒、暴躁。有一次他“犯事”后,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他的父母亲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次通话的教育效果却出奇的好,之后的一周他几乎能自律,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他又开始故意滋事了。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居然主动提出让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告状!真让我感到意外。后来我了解到,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经常给自己打电话,没有将号码告知小郭,那一次的通话,是父母外出打工后和孩子说话时间最长的一次……
[反思]单从表面看,小郭是我们常说的“欠管教”类型,传统经验是“严加管教”、“以暴治暴”、“孤立冷落”。为什么这些手段会失效呢?透过他暴力行为多发的表面,我们来看看问题的实质,你会发现一颗脆弱的、急需安抚的心。心理学研究证实,在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小郭与父母关系疏远,沟通渠道被堵塞,亲情关系消极,他内心倍感孤独,极为缺乏应有的幸福感、安全感。他需要不断从身体冲突中战胜“假想对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获得满足。但是这种行为的副作用是同伴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独,精神越发空虚。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他的攻击行为愈演愈烈,并且屡教不改。而在此时如果能和父母亲沟通,哪怕是听听爸爸妈妈的骂,也会使他感到亲切,能有效安抚他渴望关爱的心。这也就是为什么通话后,他能安分守纪的原因了。由此可见,后来的主动挑衅行为是他为获得沟通权利的一种错误方式,目的不是伤害同伴,仅仅是为了能和“最亲近的陌生人”说上话……从这个角度去想,你是否发现小郭并不是“小霸王”,相反是一个需要关爱的弱者。
(二)透视男孩女性化的“本性”,正视父爱缺失的严重后果
[个案简述]小城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他一直由母亲单独抚养。父亲不在身边,母亲为了补偿这份爱,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小城身上,对他关怀备至:小时候给他穿花衣,花裙,扎小辫子,精心伺候着;长大后更是几乎一刻不离地陪着孩子,自己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小城;到了高年级,甚至还因为小城说害怕而和孩子睡一张床。小城今年六年级了,“娘娘腔”的绰号也伴随着他六年。作为男生,他确实有些女性化:走路不敢迈大步,喜欢走小碎步;时常叉着腰,翘着兰花指;说话轻声细语,嘴巴说的只能给鼻子听;体育活动都不喜欢参加,一动就喊疼。他太文静了,简直就像个女生。作为班主任,我曾经试图改变他:让他和男生多接触;鼓励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竞技运动;多给他表达的机会。但一切都是徒劳。最后我也只能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安慰自己了。
[反思]儿童心理学认为:排除后天因素干扰,个别男孩出现女性化倾向是一种特别的个性发展趋势,其实质是性格“弱化”,具体表现在行为的畏缩,缺乏敢为性。这样看来,个案中的我确实是“回天无力”,无需自责了。但小城的女性化倾向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吗?为什么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具有内向、暴躁、孤僻、逆反等这些所谓性格特征的人数会如此众多呢?这应该是教师思考的切入点。
据中央教科所调查,留守儿童由母亲抚养的达56%,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留守男孩一个典型的性格弱点,影响着这个群体社会人格的完整性。此案中的小城就属于母亲单独抚养。抚养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因素造成了小城的严重女性化倾向:其一:着装不当。将对子女的爱通过穿花裙、花衣来表达,这本身就埋下隐患。如此与众不同的穿戴确实能引起旁人的注目,认为孩子长得秀气,家长关爱孩子,家长从而获得虚荣心的满足。但孩子亦由此开始了心理的畸形发展。其二,交往对象的单一化。母亲将小城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其实这切断了他与其他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得他在众多阿姨们的呵护、宠爱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性情、言谈举止,爱好等逐渐被同化。其三,父亲角色长时间缺位,加剧、加速了女性化倾向的形成。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孩子必须在有父亲的环境中不断与他人接触、协商、合作、和解,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所以,小城的问题完全是后天父爱缺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教育合力来扭转。当然,那位神秘人物——父亲应该首当其冲。
(三)透视嫉妒他人的外显言行,抚平内心深切的思念之痛
[个案简述]女生小张的父母去外地创业,一个月光景,小张就变得有些“古怪”。最让大家不能容忍的是,只要今天哪个同伴带了新买的文具,小张总要伺机损毁。小张之前可是个开朗大方的孩子。虽说成了留守儿童,但她的父母亲时常交代家里人为其添置新文具,她犯不着这样做。对大家的“举报”,我也半信半疑,直到有一次亲眼目睹:午餐班下课,小张径自走到小丽的桌边,拿起崭新的圆珠笔,放在地上使劲踩踏,直到粉碎……好恐怖的场景。多次证实后,我和小张不得不直面问题。她低着头,一个劲地哭,自己也讲不清楚是为什么,只说嫉妒别人有好文具。可是这嫉妒从何而来呢?没办法,我只好做了些“大方,不嫉妒别人”的正面说教,余下的,只期待他的父母亲早些回家了……
[反思]请大家注意该案的两个关键点:其一,小张的变化出现在父母亲离开后;其二,小张只损毁那些崭新的文具。将两点联系起来,很容易让我们透过“嫉妒他人”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症结——因思成恨。如同雨天看到别人家长来接孩子,留守儿童宁可淋雨回家;看到母亲带着孩子就餐,留守儿童却说:“有什么好吃的?还不都那样?”这“伞”、“大餐”、“文具”都能勾起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也能促使他们产生一些敌视行为,小张就是此类典型。她的父母亲在外出后时常向小张传递关爱的信息,可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些亲密的“远程关心”起到的效果并非同父母在身边时一样。华中师范大学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有关,越是和父母关系密切的孩子,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是明显。小张对父母的浓浓思念又怎么是这些间接关心能弥补得了呢?相反,关心成了一种强烈的刺激,导致睹物思亲的小张但凡看见伙伴有新文具,都会认为那是别人的父母亲刚给孩子买的,思念瞬间转化成愤怒和嫉妒,随即实施故意损毁行为。这正体现着留守儿童 “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得失”的常见心理问题。而此时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大方做人”,不设法抚平其思念之痛,无异于南辕北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