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历史与社会学科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毛於友




  [摘 要]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民族精神的铸造为核心;强调社会主体的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社会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本文从以生为本教学的内涵分析和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探索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程 以生为本 内涵分析 教学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特点是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而且这门课程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主体性。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要靠他们主动地探究才能获得,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也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教学的立足点必须由“教”转变到“学”,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如何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
  
  (一)以生为本教学的内涵分析
  
  以生为本的教学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开展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课堂教学的活动与互动,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的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以生为本的教学具有超越传统教学的优越性。它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价值观上,提出要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主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在伦理观上,提出要高度尊重学生,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了解学生。在行为观上,提出要全面依靠学生。这是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的根本方法。要全面依靠学生,就必须确立三个根本性的观点:“资源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生态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现状论”,现今的学生状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课程观上,提出“小立课程,大做功夫”,即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活动;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在教学策略上,提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认为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主张通过“读和做,缓说破”的方法去促进学生的感悟。强调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把学生的学习尽早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
  
  (二)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探索
  
  1.对有难度的内容实施先做后教。“先做后教”就是说对于教学内容中有一定难度的重要知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又不易推断的内容,先不要进行讲解,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来,先行学习,先行去做有关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活动。让学生经过大脑的思维后,教师再结合教材讲解。
  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式,即学生和教师通过演绎不同情境中的人物与事件,深入浅出、具体形象地表述抽象的知识和深奥的道理,学生在新颖而生动的形式中生发浓厚的兴趣,“表演者”与“观众”都在自觉而主动地理解教材和资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剧情”组织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如此,角色扮演还可以使部分学生克服易害羞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前教师调查了解学生初始状态和求知的兴趣点,再制定学习目标和活动内容,然后做好准备活动(包括由学生编写活动脚本、分配角色、自制简单道具、配乐),最后课堂活动(包括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社会问题,深化对社会的认识)。例如学习 “气象万千”内容时,让各组学生分别扮演生活在不同气候区域的人们,去描绘当地的特点,并及时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其中有一组扮演的是来自热带沙漠中的人,他们在介绍完自己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用头巾裹头,穿浅色的衣服吗?”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各组纷纷讨论,气氛活跃。其他小组也不甘示弱,分别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提出相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可以采用讨论式,即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经过预先的设计和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某一重要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寻究,获取真知。例如在讲《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节时,可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进行民族资料的搜集工作。上课时,每组都展示了各自搜集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服装以及其他实物)。所展示的资料可以说是色彩纷呈,有很多资料在课上没有时间展示,只能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交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既促进了同学间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能否吸引小组的全部成员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来是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所以,小组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是至关重要的。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组内的分工,也可以由小组内同学自行分工。教师在小组内指定组长、主持人、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职务,这样可使一些同学的领导才能得以发挥,他们会成为小组的核心人物,而其他同学将自发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行配合。这样不仅能锻炼每个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自信心,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相互之间的反应,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大的启发,从而有助于产生集体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小组讨论的前提下,教师选派学生代表发言,这是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特征之一。对于学生众多的结论、见解,教师应与学生一起作出判断,归纳与反馈,揭示出认知规律。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而且很有讨论的价值。讨论应该成为本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的常规化活动。
  此外,还可以举行“历史与社会消息发布会”与开展“专题拓展报告会”。在每节课的前5~10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举行“历史与社会消息发布会”和开展“专题拓展报告会”。所谓“历史与社会消息发布会”,就是每个学生自由选取有关媒体的一则报道,站在讲台前为同学们发布,并针对这则报道自由选取角度作简短的点评。所谓“专题拓展报告会”,就是学生自由选题,然后作为小老师,模仿老师课堂上对某一类问题的讲授方式和分析方法,站在讲台前为学生讲述一个小专题。如七年级上学期可进行两大专题的“拓展报告会”。一是“关心世界大家庭——介绍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二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介绍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和地区”。活动前,学生组成3至4人的小组,分工收集资料。发言时可派代表,也可由组员轮流发言,还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手段(实物投影和电脑)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
  2.对浅易性的内容实施先学后教。实施“先学后教”就是把时间和空间更多的留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预先布置学生自学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觉去学,自觉去获得更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触类旁通,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提供自学纲要、自测题目给学生,指定有关的资料、书籍让学生自己阅读,同时发动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查询、调查访问等方式搜集资料,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的,教师就不教。“先学后教”带来的一个效益就是可以“以学定教”,比如结合小组抢答,课堂自测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对未教的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此来确定将要教的内容。“教”不仅是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选择教的内容和方法。这就使教师教得更具有针对性,更切合学生的需要。总之,以学定教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持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