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古诗教学中

作者:蔡先地




  [摘 要]实施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这个鲜活的生命体,改变搬运和移植知识的教学方式,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要充分引导学生分析诗意,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开阔学生胸怀,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魅力,艺术构思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精炼、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古诗教学 形象性 情感性 愉悦性
  
  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第一,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第二,对学生进行美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增强学生爱美的情感;第三,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完善自己的行为,安排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对于诗歌而言,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由诗歌的文体特点决定的。感知诗歌的意象美、体悟诗歌的意境美、感悟诗歌的情感美、感受诗歌的语言与节奏美,这才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实施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这个鲜活的生命体,改变搬运和移植知识的教学方式,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让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古诗教学的课堂上。
  
  (一)从古诗的形象性切入
  
  美育的内容不同于现代的演绎、归纳,也不同于逻辑的推理、判断,它是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的。也就是说,一切审美都是从直觉开始的,这是审美的基本特色。所谓审美直觉,就是对美的形态的直接感知。看绘画不能离开具体的线条和颜色,听音乐不能没有可感的旋律,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缺乏语言的形象描述。审美如果脱离了直觉就会失去感染力。审美只有从直觉开始,才能把握住审美对象的整体性。也只有把握了审美直觉的整体性,才可能构成审美的意境。古诗写的事物、景物或人物,就是形象美。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千丝万缕的柳树,在春风中显得非常柔美。作者似乎懂得形象美的重要性,把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通过“似剪刀”的比喻,使之形象化了。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会失去美的基础,就没有了美的存在。古诗教学,总是从直觉的形象切入的。
  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从形象性切入,就要充分注意到由色彩、线条所构成的形象画面。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从“望”字展开的。“日照”、“紫烟”、“瀑布”、“银河”,具有色彩美;“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具有线条美。两者构成了一幅雄伟壮美的庐山风景画。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前两句的“千秋雪”和“万里船”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写景,富于诗情画意。教学这些古诗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学生通过动画形象获取知识和美的享受。在学习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时,笔者在学生已对诗歌有一定了解但还未能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一幅画再现诗中的情境。当每位同学把自己的图画都展示出来的时候,笔者一下子惊呆了!这一幅幅画面,不就是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吗? 农家小院几净清新,院中有花有树,一条小河从门前流过,岸边有田,远处有两座青山耸立。有的学生还添画了这样一些景物:在茅檐下的墙边立了一把扫帚,鲜花上面有飞舞的蜂蝶,河的一边有绿油油的稻田,田里水中有成群的蜻蜓,门外的青山中有飞翔的小鸟。笔者结合画面引导学生总结:诗中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令人折服。可见,引导学生从古诗的形象性切入,采用以画解诗的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情思化为生动的画面,这样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诗情诗意的体会和把握。
  从形象性切入,还必须注意古诗的白描、比喻、夸张、衬托、拟人、象征等形象化的表现手法。如李白的《夜宿山寺》运用夸张的手法:“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王安石的《梅花》 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白雪是圣洁的,但白梅凌寒而开,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就衬托出比白雪更加高洁的品格。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随心而作,信手拈来,追求自然,线条简练。为了增强形象性,古诗还有一种写法,即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与“细流”这一“惜”字,“树阴” 与“小池” 用一“爱” 字,不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变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池水的恬静柔和,这相怜相爱,又与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相互映衬,使自然界显得非常和谐,给学生和谐美的享受。
  
  (二)从古诗的情感性入手
  
  所谓审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例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罢这首小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深秋时节山中景致的美好,并且被这美景吸引,激发出赞叹的心情。这种感受和心情就是我们阅读这首诗后产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于客观存在的美的对象,也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以后,我们就会感觉愉快,心情舒畅,浮想联翩,思绪激昂。
  当然,审美情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它是以隐蔽的状态埋藏在人们心里的,一旦观赏到美的对象,隐蔽的情感就会被激发而复苏。因此,我们不能说没有观赏美的时候就没有审美情感,只能说审美情感未能得到实现。如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就写出了登高望远的意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但作者却意犹未尽,还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喜欢登高望远是有原因的,因为时间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于是,本诗也就充满了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从有限的时空推向无限的时空,可以获得无尽的人生感悟。学生读到这里,就会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登楼的步伐,上升、再上升,望远、再望远,在那更广阔的天地里,视野随之更开阔,心胸也随之更加开阔了,精神境界也在不断地得以升华和净化。又如苏轼的《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是另一番境界。“横” 看、“侧” 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视角不同,庐山的局部面目也就不同。只有身居山外,才能纵观庐山的全貌。这虽然是在讲道理,但可以触发学生游山的兴致,让学生投入大自然,切身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在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先放音乐《阳关三叠》,当悠远苍凉的音乐声起时,学生全被吸引了,这时教师再有感情地朗读,把他们引领到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的溺桥边,体会诗人送别友人时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学完后,让学生完整地听一听《阳关三叠》,在乐声中诵读一下,诗歌的意境、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了。美育的情感教育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在潜移默化中,心理功能得到和谐,感情上产生共鸣,道德情感上得到陶冶,思想境界上得到净化、升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