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孙悟空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张美华




  主持人:请大家议一议:这些资料反映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个小组讨论一则材料,并简要记录讨论结果,讨论结束后推选一位代表介绍本组讨论情况。
  (教师、主持人、“孙悟空”参与各个小组讨论。教师掌握时间,宣布讨论结束。)
  主持人:孙大圣,您刚才参加了大家的讨论,有何感想?
  孙悟空:看到大家就俺老孙的性格特点讨论得如此热烈,俺真是激动,看来俺的人气指数不低呀!
  主持人:那我们来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吧!
  (主持人请各个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的发言可能会谈到以下内容:
  文字资料1:反击黄袍怪的羞辱→忍辱负重、心胸开阔、忠心耿耿等。
  文字资料2:驼罗庄请求捉妖→勇于战斗、疾恶如仇、好斗、无所畏惧的战斗气概等。
  视频:“大战二郎神”→机智、聪明等。
  视频:“假干妈戏八戒”→诙谐、幽默等。
  视频:“师徒投宿”→自信、乐观等。
  视频:“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等。
  视频:“大闹天宫”→反抗、蔑视权威、不畏强权等。
  (小组代表发言时,教师板书关键词。)
  主持人:我们只为大家提供了部分资料。大家还能说一说孙大圣其他的性格特点吗?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还会提到:孙悟空看重名声、爱开玩笑、遵守承诺、急躁、过于得意、瞧不起人等)
  (教师板书关键词。)
  [设计意图]利用小说《西游记》和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剖析孙悟空的主要性格特点,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又调节了课堂的气氛。课堂列举的材料是有限的,自由发言既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机会,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五)总结升华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列举了不少孙大圣的性格特点,我们还是请老师进行一下总结吧!
  教师:大家对孙大圣的人格魅力做了精彩提炼,我和大家是英雄所见略同也。“人无完人”,猴亦无完猴。孙大圣身上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如急躁、冲动、看重名声等。我们应以其缺点为戒,学习、发扬他的优点。
  孙大圣的优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得到了提倡。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资料。
  教师展示资料,并进行适当解释,引导学生归纳各条资料的要点: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学生归纳:提倡勇敢)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箪,音da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学生归纳:提倡乐观向上)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学生归纳:提倡忍辱负重)
  《荀子·王制》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注:职,由于。如,“职是之故”的“职”。)(学生归纳:提倡惩恶、扬善)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学生归纳:提倡忍辱负重)
  教师:虽然时代变了,但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主持人:老师说得真好。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在歌曲《猴哥》中再次感受孙大圣的人格魅力!谢谢孙大圣的光临!朋友们再见!
  (播放歌曲《猴哥》,并显示歌词)
  [附录]《猴哥》歌词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孙行者
  猴哥猴哥你真太难得紧箍咒再念没改变老孙的本色
  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识破
  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抖一抖威风山崩地也裂
  哪里有难都想你哪里有险都有哥身经百战打头阵惩恶扬善心如佛
  你的美名万人传你的故事千家说金箍棒啊永闪烁扫清天下浊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将孙悟空具有的主要性格特点上升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带有歌词的歌曲《猴哥》声中结束教学,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传统美德的感知与认识。
  [板书设计]
  孙悟空与中国传统文化
  “国籍”考察:中国国产
  法名探究:悟空、行者
  性格剖析:机智勇敢、惩恶扬善、乐观自信、百折不挠等
  [教学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数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的哲理和智慧,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缺失的今天,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极有必要。
  本教学案例,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通篇设计围绕大众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形象进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机渗透品德教育,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感知孙悟空形象内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与感化,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具体说来,这种教育效果是分五步实现的。第一步:教师扮演“土地”,师生共同探讨孙悟空的“国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第二步:“孙悟空”现身说法,解释其法名由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步:回放精彩片段,学生合作交流,剖析人物性格,了解孙悟空的主要性格特点;第四步:教师总结升华,将孙悟空的主要性格特点上升到传统美德的高度,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熏陶与感化。第五步:教学结束时播放带有歌词的歌曲《猴哥》,再次加深学生对传统美德的感知。
  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味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感情、态度的引导,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引发感情的升华。
  本课设计了三个教学亮点:首先,采用了中央电视台金牌节目《艺术人生》的形式,新颖、活泼。学生主持人、孙悟空的扮演者表演到位,学生积极参与。其次,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教师扮演“土地”,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分组讨论中,教师注意组织、参与、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再次,把握偶发的学习机会。学生纠正教师板书的一个错字后,教师表扬了学生,并敏锐地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不畏强权”的教育。
  当然,本课教学也存在不足。如果能将视频资料再做精简,节余出一些时间,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会更突出英勇无畏、惩恶扬善、忠诚守信等传统美德,教学效果会更理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潜心挖掘和探索课程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寓道德教育于实际教学之中,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