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探微

作者:贺同柱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失公允的评价体制,教学评价中的误区已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师生在教学中双边活动作用的发挥。因此,推行语文课程标准,必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改革方向,遵循评价原则,建立并实施以“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为评价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全面实施,它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语文新课改已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气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见仁见智,不少同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但是,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并或多或少影响着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不能算是好课。近年来,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教师上课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是靠教师的讲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片面强调学生的课堂地位,课堂上的一切都交给学生,甚至断言:以讲授为主的课绝对不是好课。其实“讲”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讲”什么,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教学其实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引导学生的“学”。既要“教”,就不能不“讲”,教学并不一概排斥“讲”。有些问题就非讲不可,有的课还必须以讲为主,决不能不分具体情况将所有的“讲”都与“满堂灌”混为一谈。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反对过而且现在继续反对‘满堂灌’,然而,这并不等于反对讲,教师就是要讲,讲得好,讲得不好,这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关系非常大。讲是要讲的,但是要讲究讲的方法。”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师的语言描绘形象生动、优美新颖,叙述委婉有趣、幽默动听,议论鞭辟入里、深入浅出,说明条理清楚、抑扬顿挫,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有益的启迪,恰如其分的起到教学主导的作用,这样的课就是以讲为主也是好课。
  2.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的课不能算是好课。课堂气氛是软环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促使学生追随它,发挥了统一学生行动的功能;同时又能引导学生摆脱现状,具有创新功能。所以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但积极的课堂气氛一定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吗?笔者参加听课的次数也不少,但是发现有些经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看上去学生很活跃,参与程度也很高,对教师的问题都能主动积极参与思考、顺利回答,一节课热热闹闹。可是这些课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表面上热闹活跃,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培养,教师总是提一些肤浅的没有价值的问题,什么“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看起来是在搞启发式,实际上是无启无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就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这样的热闹,这样的对答如流,又有多少价值呢?
  其实,课堂气氛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语文课堂教学讲究的活跃是思维层次的活跃,是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有些在形式上看起来不活跃,可是学生的情感、思想却一直处于跃跃欲试之中。因此,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是不够恰当的。
  3.认为学生评价不好的课不能算是好课。学生说“好”说“不好”与他们幼稚的是非观及情感的不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并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老师一节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具体说来,学生的评教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部分学生对评教有应付心理。有的学生对学校搞评教不重视,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还有的学生怕教师知道对他作了不好的评判后会打击报复,就随便填一下完事。②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对教师往往以偏概全,即使教学水平较差,但是在学生心目中有过好印象,也就能给他一个较高的评价;印象不好的,即使他上课很好,对他的评价也可能较低。有的学生对以前的教师很崇拜,因而对现在的教师要求更高,而这种要求不能被满足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失望的心理,评价就往往比较低。③受学生阅历水平的影响。总体上说,学生的阅历水平较低,对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了解得还很肤浅,不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的指导,很难让他们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即使给出的是量化的标准,有时学生从主观出发,也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由此可见,学生往往不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4.认为只有对一节课量化评定才是科学合理的。在大力反对主观评判的同时,一部分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分强调量化评定,认为只有量化评定才是科学合理的。固然,量化评估较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指标,评估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授课素质的高低、课堂效果的优劣等,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性、片面性、模 糊性的弱点,能较为全面准确地评估课堂教学的质量。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把握。因为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它的教材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它的传授讲究艺术的处理。属于艺术的就难以定量,只能定性。而且评价教学中的很多指标是不能量化的,如师生情感的交流,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如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的处理等,用这种量化的标准去衡量就显得机械呆板。因此,量化评定也不一定科学合理。
  
  (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及特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变革要求,探索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素及方法,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首先应遵循以下评价原则: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②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④强调参与主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根据以上课堂教学评价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设计上,必须以“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为核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应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表现出的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交流与反思等方面的情况作为评价内容。关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是否发生根本转变,是否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否强调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是否做到了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等。通过评价达到优化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达到促进教师全面提高的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把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情况以及个性、情感、表象作为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技能的获得过程,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和效果,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通过评价实现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转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素质发展的高度,对课堂教学中教和学这一主体活动进行了新的诠释,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在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②语文教学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整体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特别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上内容,不但阐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要求,而且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