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
作者:樊婷婷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文化 转型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这七年来,众多课程专家、教育学者、一线教师对新课程不断反思,使新课程在实施中逐步调整、不断巩固,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果。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人们渐渐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观念、模式、方式和行为的变革,即课堂教学本身的变革,它首先是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这是核心、根本终极目标”。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实现了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才能真正地实现改革的目的。
(一)解析课堂教学文化
课堂教学和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对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是潜在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变革会从根本上影响课堂教学的变革,“教学会因文化变迁发生变革,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即课堂教学文化。
当课堂教学文化的特殊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时,研究者对其展开了丰富的讨论。有研究者认为,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主要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构建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有研究者把课堂教学文化理解为“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文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形成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体,这表明课堂教学文化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需要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探明课堂教学文化的涵义,即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传统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的课堂教学文化,也可以称作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钟启泉教授把它的本质特征概括为“记忆型教学文化”,他认为在这种课堂教学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且按照这种信息行动。这种文化环境培养的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倾向,而不是积极地探寻和评价信息”。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的局限是忽视了使每一个学生成为他自己的核心品质,即“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精神的培养”,因为教学过程中一旦缺乏了学生们的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就成了一种简单的给予与接受的过程,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程序化,学生不去反思教师的教,不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性,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接受。
在这种“记忆型教学文化”的影响下,极易形成“无批判的被动接受学习”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学活动变成教师的活动,讲台成了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则变成了容器,变成了由教师灌输的储存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灌得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可以说,这是一种“控制性文化”、“权威性文化”,一种重教不重学的“灌输性文化”。课堂成为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场所,而且是单调的、枯燥的、沉闷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只是一味地接受,把老师教的知识尽可能的记住,往往形成死记硬背、机械性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极易形成不民主、不平等、不交往的课堂教学文化,难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很多教师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以成人、长者自居,而学生是未成年人,不成熟、不懂事,需要被管制、被束缚。这种传统落后的观念,使教师很难以民主、平等的地位来处理好师生关系,往往表现为教师以自身的权威对学生压抑、控制,只是满堂的灌输知识,对学生经常说教,而没有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成为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师独角戏,学生的学习也就变成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这与叶澜教授所提倡的“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活动”的理念背道而驰。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由认知层次提升到完整的生命层次,这是一场深层次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把学生确实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不再把教育简单看作现存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有了这种生命的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构建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文化应该是“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怀疑,迫使他们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教师不仅有意识地教会学生一些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而且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批判性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教学文化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常常带着批判的眼光,运用批判性的思维,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性的学习,并且能从中体会到发现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使整个教学因为有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参与而得到了彻底的转变。
2.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对话型教学文化”,它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民主的思想,更体现了“师生主体价值平等、主体精神并存,以主体性活跃为原则的教学”。教师不再处于对学生灌输、说教的权威地位,而是处于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创造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3.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文化是“探究型教学文化”,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对各种观点进行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假设,主动地进行探寻,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
4.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交往型教学文化”,它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在这种教学文化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交往的主体,具有独立人格,从而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理解的师生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师生之间通过真诚的沟通实现双方的理解,在理解中达成内在的一致,才能获得师生的共同发展。
5.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文化”,是要让学生回到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回到生活世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那种,“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文化,关注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关注知识教学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所以说,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文化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知识教学与生活世界才能相互整合,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完整的生活过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不断提升,才能使师生在课堂教学生活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