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初中语文审美阅读例谈
作者:陈国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审美鉴赏 朗诵对话 品味想象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帮助我们克服个人的局限,感受人生的伟大,触摸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并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和应用能力。新教材突破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从阅读文章的选择到诵读欣赏、口语交际、名著推荐与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和专题的设计安排,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气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这就需要教师有新的课程观、学生观,特别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加强阅读教学的审美过程,增加审美鉴赏活动,强调学生的个人感情体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感悟能力,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
(一)自由朗诵,体验美
“言为心声”,新教材中许多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结晶。优美的朗诵能调动朗读者的视觉、听觉、情感和思维等诸多因素,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立体思维,多方面感知教材。正如朱作仁教授所说:“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在朗读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语势的缓急、语调的抑扬、语气的强弱、停顿的长短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当地运用气音、颤音、拖音、拟声等特殊技巧,准确充分地传情达意。例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郭沫若在诗里面借助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教师在简单介绍创作背景后应该让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如第二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刚开始很多学生没把握好诗歌的停顿。这一节也是四句,每句也是三个节拍,但首句“我想”后应延长声调,因为“想”字总领第二、三、四节,这样处理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真正走进美丽的“天街”。再如第一节,很多学生读诗句中的“明”和“现”、“闪”和“点”这两组词时,语气较平淡。这时笔者让学生通过个别品读去体会语气的强弱,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在这一节里面诗人能够抓住明星和街灯的特点,并且以明星和街灯互喻,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回环往复。通过比较、鉴赏,学生基本认为处理为重音更好。巴金在散文《繁星》中,写自己“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很多学生说理解起来有点吃力,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朗读指导,指导学生由读准字音、读熟到揣摩文意、有感情地朗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可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选取相关作品如散文《星》、《夕阳》、《云海》等让学生自由阅读、朗诵。在反复的朗读中,逐步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二)生生对话,感悟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交往状态。阅读不是对几条抽象干瘪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的记忆,而是一种对话过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尊重作者的立场观点,进人作者世界。学生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由表及里,细心地去体味、沉吟,并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有学生提出质疑: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中的“欲”和“恐”这两个词。教师及时肯定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间互相合作。其他同学从苏轼当时所处的环境去分析。学生A:作者看到皎洁的月光,想到月宫的美好,“欲乘风归去”,但又想到月宫的清冷,“高处不胜寒”,所以较矛盾;学生B:当时作者政治上不得志,处处遭受排挤,所处环境恶劣,幻想超脱现实;学生C:中秋之夜作者想到自己的家庭遭遇,想念弟弟子由,月圆人不圆,无法割舍人间亲情:学生D:“欲”、“恐”体现作者的矛盾心理,为下文作铺垫。通过生生平等对话,他们基本达成共识,认为这两个词体现了作者矛盾的心理。教师又及时抓住“矛盾”这一解说,提出另一问题: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悲观的还是积极乐观的?请结合具体的词句来思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结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词句,逐渐领悟到作者由埋怨、自解自叹、互相祝福的心理变化。在生生平等对话、教师及时引导点拨下,诗人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致及全词美好的境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词的形象和意境美,在课堂上便能自主品读直至当堂背诵。所以,教师能否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并且适时点拨,让他们积极思维、平等对话,这是学生能否自主感悟教材美的关键。
(三)媒体展示,欣赏美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观察感知探索理解。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让文本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唤起学生美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和概括,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达到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理解语言的最佳效果。有教师在教《济南的冬天》时,先用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济南的图片,如趵突泉、大明湖等,进而简单介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及作者老舍,由此导人新课。其中课堂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济南冬天的“温晴”,想象作者饱含感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的阳光小山图、雪后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充分阅读、想象的基础上,媒体展示:柔和的阳光、秀气的小山、安详古老的济南城、羞涩的薄雪、可爱的小村庄……同学们陶醉其间,真切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情”、“山秀”、“水清”,美的形象已在他们的脑海中深深扎根。他们自觉地对美产生了一种追求的欲望。当然,现代信息手段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一种现代信息手段来说,它只能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某一点上发挥作用。因此,抓住现代信息手段最佳作用点,多角度、多手段地渲染、熏陶文学美,这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四)品味词句,理解美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绝对离不开对语言的分析和品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咬文嚼字,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和内涵美。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小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描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悲壮感人的海难场面,成功塑造了一个忘我救人、感人至深、鲜活饱满的英雄形象——哈威尔船长。小说除了精彩的场面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教学重点就是学习领会在叙事写人中做精辟议论的写法。这时应让学生再一次阅读文本,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去品味。比如“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对这一处议论语句的理解,学生持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情况万分危急,“诺曼底”号遭到严重的损害,人们惊恐万状,在这种情况下,船长忘记了自己是极有可能的;另一种认为:船长始终镇定自若,他的指挥声音简短有力,20分钟的救援工作也井然有序,当船浸没时,船长“屹立”在舰桥上、“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那样的坚定自如,这表明他从一开始就作出了“与心爱的轮船共存亡”的抉择;还有一种认为:船长完全可以自救或他救,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这是践踏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时教师及时引导:为了抨击“那些可卑的利己主义者”,为了“突出人物灵魂的伟大”,小说这样安排情节虽然存在虚幻和理想化,但就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目的来看,已经达到了。又如“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读来发人深省,有个学生对“运用权利”特别感兴趣,他认为哈威尔船长与某些滥用权利、鱼肉百姓的所谓的“人民的公仆”同样是“运用”手中的权利,然而有天壤之别。是的,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咀嚼、品味词句的过程中,哈威尔船长的形象更加清晰起来,学生感悟到了其中的思想美和艺术美,精神也得以净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