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浅析
作者:张卫卫
[关键词]交往 课堂教学交往 师生交往
交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交往有两个基本的类型:单向的和双向的,单向交往是 是始于发起者,而止于接受者。这种交往方式,讲话者必然不确定接受者是否能理解。双向的交往方式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参与者发出信息并试图理解他人。课堂教学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在课堂教学这一社会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师生主体间以知识、情感、态度、价值等为信息的人际交流和相互作用。在班级中的交往的主要范式源于基本的单向和双向的交往,单向的交往以演讲为主即以教授为主。而双向的交往则以讨论为主,包括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在讲演中,教师讲,而学生要求听并且做笔记。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范式,在班级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相反,在双向的交往中,学生和教师多向地发送并接受观点和感想,教师不是处在班级的中心。在班级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即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交往。
在西方教育社会学中,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行为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而在交往类型的分析方面呈现出不同学科的学者用多学科方法相结合研究的特点,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如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学习者需要同其他人联系,以便对客观世界如何建构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 国外学者艾雪黎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利比特与怀特等人把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行为分成三类: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这些不同的师生课堂交往互动行为类型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互动行为作了划分。由于课堂行为具有很大的人为性、不确定性、有序性和无序性等特点,因此,这些理论的研究只能从某一方面做阐述,而无法把所有的教学事件考虑进去。知识观的不同,对教学本质、师生关系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交往互动模式。在我国,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作为师生关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重视,尤其在新课改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成为重点。然而就目前来说,我国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我国课堂教学中的交往缺失探讨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本身的素质限制,常常忽视教学交往,导致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失当。进而使交往的本质价值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和体现。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种交往失当主要表现在:
1.交往的单一性。一般而言,教学交往主体主要有:教师个体、学生个体、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因而会形成不同的课堂交往形式,这些不同的交往形式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互动。我国目前的课堂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师生间的交往,这种师生间的交往也主要是教师主动和个别学生或整体学生的知识传授的交往,而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主动的多方面的交往,缺乏师生之间的配合。在学生群体(学生小组)之间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则是很少的。目前,倡导合作教学、小组学习,但是小组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地成为实质性的具有交往价值的功能实体,即使有,也是更多的流于形式。这样,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成为学习和交往的主体,其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很好的发挥。
2.交往的不公平性。
(1)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对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群体交往的比例差异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的对象差异上。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次被提问,而有的学生却“无人问津”。从性别上看,在课堂中,教师与男生的互动多于女生,其差别大到就纪律交换意见,小到教学内容的交流,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女生的成熟,这种差异逐渐扩大;从互动对象的职务上看,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就明显多于非学生干部的交往,普通学生和教师的交往相对而言是较少的;从互动对象的地位上看,班级中地位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要比地位低的学生多得多,教师往往会聆听地位高的学生的意见而忽略了地位低的尤其是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的意见;从互动对象的成绩上看,教师显然更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有时也会也成绩较差的学生交往,而成绩中等的学生同教师交往的机会是最少的。
(2)教师与不同成就水平学生交往的差异。教师对于在课堂交往中所运用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学生而有所不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会用较长的时间进行启发诱导,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耐心,较少给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因为,在教师的心目中已经有这样的思维定式:认为即使给予成绩差的学生更多的时间也是无用的。而事实上,对于中等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启发诱导。同时,教师通常会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成绩的学生来回答。例如,选择性的、是非性的、描述性的问题教师通常选择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则选择较难的或者较为辩证问题让他们回答。虽然说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择简单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自信心,但是前提是在教师心中认为学习差的学生是没有能力来回答比较难得问题的。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不同的学生其擅长方面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学生回答问题,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定。
3.交往的控制性。目前,我国的课堂交往还体现出明显的控制特征。虽然目前大力提倡自主交往,但在现实中,课堂交往还主要以被动交往占主要地位。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多数交往都是教师发起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一项研究表明,在课堂交往中由教师发起的占93.8%,而由学生主动提出的仅占1.7%,主动对同学和教师的思想观点提出异议的占2.7%。这项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课堂中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而对于学生和教师间的交往以及学生和学生间的交往,小组间的交往仍然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还没有转换过来,尤其是教师,“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仍占重要的地位,仍然要求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服从。其次,由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对于课堂交往没有选者权。例如一堂课中只有被老师允许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发言的权利。在课堂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全班几乎没有学生作出反应。这时,教师不顾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就点名叫学生回答。这样,学生是被动的进入交往过程中的。教师不尊重学生,有时会伤及到学生的自尊心,而学生往往会因此对交往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年龄越大的学生越不愿意进行课堂交往,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即使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很清楚明白。而年龄小的同学却能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同老师进行交往,反馈。
4.交往的对抗而非合作性。在课堂交往中,不仅强调师生间的交往和互动,在更大的程度上也应强调学生间的交往和互动。但是从目前来看,课堂中的学生间的交往是竞争大于合作。课堂交往中的竞争有个人间的、个人与群体间以及群体与群体间的竞争。最常见的是个人间的竞争,尤其是考试竞争。这种局面,既与我国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有关,也与老师不正确的教学观念有很大的联系 。大多数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同学, 为了博得教师的“优待”和在班级中的较高的地位,学生会把班级内的多数看作是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这种竞争不利于同学间的合作交往。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和正常发展。此外,师生之间的对抗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对抗绝大多数是由于教师知识储备不多,上课准备不充分,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教师对学生不公平等引起的。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是减少对抗的主要方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