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谈历史新课标与历史教学

作者:万宗琴




  《历史课程标准》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从而代替了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认知”的空泛又难以测评检验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执行新课标,搞好历史教学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做起,落实知识与能力教育目标
  
  1.扩大信息输入容量,加强思维“能源补给”。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源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基础,要创新就更要加强“双基”教学,不能丢掉“双基”讲创新,只有“双基”牢固,才能有更好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及创造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充,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笔者在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经常把从其他资料、专著上得来的有关材料及时向学生介绍,此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把其他学科如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学科纵向、横向系统的联结,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的迁移、融合、借鉴,加大了信息容量的输入。在长期的“能源补给”中,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进步。
  2.鼓励质疑,开发思路,挖掘潜在的创新意识。质疑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有疑,方始是学。老师在历史教学中首要的是激疑、导疑,把学生引向寻疑、思疑的轨道。在历史教学中一是要注意营造问题式课堂,二是要注重创设开放式课堂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质疑,开发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
  教学中应注意抓住重点、难点,设疑、启发、引导学生排疑破难,并诱导他们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从自发走向自觉。这样让学生各抒已见,积极参与,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化、活化、灵化了思维,真正焕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在创设开放式课堂上,首先要向学生的心灵开放。学生可以对课本与教师大胆担出疑问或提出新观点。鼓励学生去思考,并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不失时机将其延伸为思维的过程,拓展为创造能力。开放式课堂要致力于学生之间相互开放,以群体的智慧、合作的方式、集体的创造力,在撞击中相互启悟,交相开拓。为此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有相反意见的组与组之间还可展开辨论。
  实践证明,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以问题纵向深化,用开放横向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侧向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得以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落实知识与能力教育目标。
  
  (二)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认知基本历史事实过程中提高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
  
  1.搜集素材,组织讨论,提高学生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积累、搜集素材,认知基本历史事实,是提高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的关键所在,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且能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各种历史材料。对于历史教材中有关方面的知识,教师也应该放手让学生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学生在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鉴别等手段后,各种猜测、想法会纷至沓来,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放飞思维的风筝,及时引导学生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与历史事实的根本区别和不同的信息特征,以及它们可能内涵的历史信息;懂得“一手(原始)材料”、“二手(转手)材料”或者是经过更多转手的材料的主要区别和不同的信息特征,以及它们可能内涵的历史信息; 懂得考古、文献、调查、访问等常用的获取史料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以及它们所蕴含的信息及其特征和证明力;懂得为了证实或理解历史,相对于不同的对象或问题,相同或不同的史料有其不同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懂得按常用的时间、空间、社会、文化等特征或特定的要求,用文字、图像、表格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懂得从经济、政治、社会地位、思想倾向和具体处境、心理状态等多种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考察与把握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作为与影响的基本方法;懂得从生产水平、社会生活、政治形态、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等多种视角,比较全面而有重点地考察与把握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懂得从产生过程、基本特征、作者意图、主要贡献等多种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考察与把握杰出的文明成果及其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懂得按一定的要求,如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性质与数量、背景与条件、动机与后果等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相对简明的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懂得根据一定的史料,对有比较明显问题的前人确认的史实、解释或评价提出置疑;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合理的假设和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懂得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查证所据史实的客观性、检验推理逻辑的合理性,辨别立场、观点、方法的正确性。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大胆畅抒己见的心理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打破学生心智枷锁的金钥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不会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能力也就变成一句空话。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少批评、多指导,让学生围绕收集的材料展开讨论,畅抒己见,尽情交流,以理服人,以探求真理为目标,从而产生正确的思想或认识,达到提高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目的。
  历史教学中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培养学生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也并非一日之功,因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须持之以恒,下大力气,这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情识交融、合理导向,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那么,历史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规定究竟怎样落实?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可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顺序去设计教学。
  1.以知识激起情,形成学生的外部情感体验。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通过对历史教材及历史课外书籍的阅读,或通过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从中受到的感悟与启示;或对某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感知,或通过教师移情的感染,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形成相应的外显行为。但这时情感仅处于情感体验的层面,尚未内化而转变为情感态度,仅仅是暂时的、肤浅的,其表情行为上的喜怒哀乐及言语上的赞同、惋惜和反对,也往往不固定,转瞬即逝。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教师要善于烘托情感氛围,选择恰当的易被学生接受的切入点。在选择切入点时,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表示接受或认可,并呈现外部表情和行为的变化,就达到了这一水平层次的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