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汪灵燕




  教师在设置情境后,要及时激活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或发现问题的“端倪”。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认为的“无疑处”往往会出现问题,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质疑”,学生往往能从更深层面去考虑问题,千方百计去挖掘,在挖掘过程中,学生往往能感知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发展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在《一国两制》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显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英、中葡举行行政权交接仪式这样一个情境后,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马上用多媒体显示导读思考题来激活情境问题:(多媒体显示)“一国两制”的涵义?“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依据是什么?实行“一国两制”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根据导读思考题自读教材,基本能自主解决上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提出若干问题:在“一国两制”中我们为什么要实行“两种制度”而不实行“一种制度”?实行“一国两制”会不会动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怎样理解“一国两制”条件下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和民族自治区域享有的自治权的关系等等。
  2.第二阶段:问题阐释。学生在感知情境中的问题后,就有一种想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之间讨论,可以是组际学生之间讨论和组内学生之间讨论等,目的是经过充分的讨论,学生获取更多的问题信息,解决探究过程中的理解障碍,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或合理的假设。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次探讨都代表了学生思考、探究的过程,这些信息很好地记录了学生学习的心路历程,应值得鼓励,也为以后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明确了目标,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问题并不是由某个知识点就能解决的,要运用多个知识点,甚至涉及其它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学生对现有的知识进行重组。如回答在“一国两制”中,我们为什么要实行“两种制度”而不实行“一种制度”这个问题时,只要把“一国两制”提出的科学依据和实行“一国两制”意义进行重组就可以了,而有的学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这些学生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重组,教师在教学上应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各个目标,然后根据问题目标涉及的相关内容,检索自身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目标的策略和进行知识重组的方法。
  3.第三阶段:问题探讨。学生对现有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取舍后,自主探究问题,确定解决方法。此过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维的独创性得到最明显的体现。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与问题情境、学习材料,自己的经验、体验、实验等互动获得信息,积累直接经验和获得问题的初步结论,但由于学生理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决过程,对解决的体验、结论也就可能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课堂反馈、调节、监控的作用,使学生的问题探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同时,要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使学生做到想问、敢问和善问。
  (2)由于学生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在解决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思路会陷入困境,这时教师要准确地分析、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整合基本知识与技能,传授思维方法,点拨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
  (3)对学生获得的阶段性思维成果,教师要及时肯定,促进学生知识成果的内化,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问题探究的自主性。
  4.第四阶段:问题深化。学生自主探究中,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或者教师通过问题变式,提出新的问题,使问题深化。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前面探究获得的知识成果,相互合作交流,进行推理、抽象、概括,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丰富,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完善认知结构。比如在讨论探究了“一国两制”上述问题后,继续设问:“一国两制”和吕秀莲鼓吹的“远亲近邻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在当前,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等等。
  5.第五阶段:问题解决。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和评价。教师要对学生获得的知识成果、能力培养、情感体验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小结。小结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自己小结,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收获,学到了什么,搞懂了几个问题,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有什么疑惑,需要大家再一起探讨、解决。这样,不仅能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主体的发展,学生通过对本堂课的回顾总结,真正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
  
  (三)问题教学模式实践的体会和思考
  
  1.问题教学模式虽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不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可能都适应,需要创新和发展。在实际操作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学生和教学活动的实际,适当地调节问题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使教学贴近学生,更具有灵活性、实效性。
  2.教师要摆正位置,努力激发学生自我提问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品质,逐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无论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还是问题的解决,都要重过程、重分析,只有面向过程的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也只有通过对过程的体验,才能实现知识、情感的内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4.要注意模式实施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时间安排。如果操作程序中某一环节安排的时间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模式的成功实施。若产生问题这一环节占用时间过多,就会影响解决问题、巩固应用的时间使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模式需要给学生较多的独立思考时间,与教学可用时间形成矛盾。若设想对教材内容进行再组织,以知识联系为纽带,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这样优化结构,可以克服时间上的困难,但对教材内容重新组织,需深入研究。
  5.实施问题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确定不同要求的问题,如何构建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评价体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作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杨永欣.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模式[J].教育探索,20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