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汪灵燕




  [摘 要]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例阐述了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操作程序分析以及实践该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问题教学 模式构建 操作程序 实践思考
  
  多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讲为中心,采用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授,教师也习惯了让学生听自己讲解。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消化一个个问题,学生也就没有了问题,不再想其它的问题,学生的探究意识、创造意识在“没有问题”之中逐渐退化,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已远离思想政治课的本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现行课堂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如何真正体现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这些都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问题教学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引入对学生来说的“新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研究事物、探索知识、发现真理。问题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自我体验和主动建构知识。
  
  (一)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1.指导思想。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开展教学,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强调教学的探索性、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的互动性,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应用,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发展。
  2.模式的基本结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改进和完善,笔者在实践中建立了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在问题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问题教学的模式结构将全方位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此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问题的拥有者,在进入问题情境、感知问题情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前提下,解决问题。但教师并不是无所作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点拨、评价和必要的补充作用。在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时刻存在着交流。就教师而言,呈现问题情境后,要努力激活情境,让学生感知问题,激发兴趣,教师组织、协调学生的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思维活动及问题解决的进程,促进学生的探索、讨论、交流、体验,鼓励其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学生对探究的问题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内化后,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梳理概括,得出结论,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3.模式的基本特点。
  (1)问题性。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开展的教学形式,问题是诱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因,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2)开放性。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突出开放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问题。在同一问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方式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等也各不相同,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学习过程。
  (3)过程性。问题教学法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4)互动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多向交往较之单向和双向交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某一学生的新看法又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新看法,反过来又影响原来的看法,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
  (5)应用性。问题教学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体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
  4.问题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要求。
  (1)营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师道尊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以学生为本,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和认可,焕发出巨大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活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组织弹性、宽松的教学管理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保证。传统的教学管理是压抑人个性发展的封闭式教学,现代的教学管理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教师不仅具有民主的管理作风,还要有能启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即大力提倡“学生自治”或“自我教育”,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目标。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问题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的心理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重要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养成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
  (4)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教师能否把学生要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去探究的情境问题,是决定问题教学法是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教师应不断钻研教材和学生实际,树立问题意识,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思谋,把握提问的度。
  
  (二)问题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分析
  
  1.第一阶段:问题呈现。问题情境设置是问题教学法的开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如由旧知识拓展引出新问题、一组漫画、一段录像片、一个小品、一组材料等。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心理冲突和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就此产生疑问,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勇敢地与周围同学争论,从而感知问题。
  问题情境的设计应体现如下特征:
  (1)目标性。问题情境必须能引出学生要学习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情境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注意学生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2)开放性。问题情境应该是真实的、现实的,与学习者熟悉的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在相类似的情境中曾经发生过,比如已经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象等。
  (3)启发性。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能触景生疑,能够在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使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把感知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4)层次性。设计问题情境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给学生有思考的价值和有可探索的余地,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达到问题深层次的认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