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激发学生作文真挚情感的若干教学策略

作者:朱增标




  [摘 要]作文教学要把“立言”与“立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文与做人一样都需要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作文教学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探析了激发学生作文真挚情感的若干教学策略。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情感表达 教学策略
  
  言为心声,文贵情真。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读《出师表》不哭不忠,读《陈情表》不哭不孝,读《祭十二朗文》不哭不友。这三篇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倾注了令人荡气回肠的真情。写真实的自我,抒真挚的感情,是作文的灵魂。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真情实感被人们从文章中排斥出去了,代之以空而大的主题,高而假的立意。于是学生作文时,总会拿崇高而虚假的话语装点文面,以示立意的高远。一写遇到困难挫折,总会战而胜之,其心理活动大多是为英雄所激励,为伟人所鼓舞,其言语并非自己所想所感,而是他人所出,主流话语所言。这类文句充斥着大量学生的文章,作文雷同、虚假、造作,难现一颗纯真的童心。其实,只有真实的心灵颤动才是美丽而感人的。每个人的心底都隐藏着这样的美丽和感人,只是由于主流语话的包围,加上社会上弄虚作假不良风气的影响,评价尺度的异化,应试升学的功利目的,致使学生作文时不敢拿出真心,总担心这种心灵的真是消极的,会削弱文章的主题,所以宁可写得虚假,也要显示主题的积极向上,正是这种方向性的错误造成了作文的空洞、干瘪。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自己真心的跳动,从中寻找写作的冲动,勇敢的再现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样作文才能展现真情实感。因此,怎样写出真情,怎样写好感情,就成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及其要求
  
  作文与其它的学科知识的根本区别,除了是人的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精神的体现,更是学生内部蕴藏着的情感意趣的再现,这情感意趣不是抽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是生命的张力,是一种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长期以来,作文训练只偏重于技术操作,偏重于抽象、概括、提炼等机械的训练,作文被看做只是一种“观点加技巧”的方法论的产物,无视或轻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及其在整个作文过程中的审美情感、精神、意志、个性、意趣的融入。先不说这种作文观点与训练的定式是否误尽苍生,也不说教师如何扮演着“匠”的角色,但至少学生在整个作文过程中,从思维流程到写作情感及意趣会在无形中被阻隔剥落,只剩下一些自欺欺人的没有血肉的所谓技巧,不少学生成了一个蹩脚的技术操作工,他们对写作怕、厌,写出的作文缺乏生命活力也是必然。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由“立言”而“立人”这一作文教学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是“立言”,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自然,体验人生,关注社会;作文教学的终极点则应指向“立人”,学生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是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进而超越自我的过程。“立言”与“立人”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作文与做人一样需要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作文和做人,在求真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在这当中,真实的自我表达至关重要。中考学科的《考试说明》中,也明确地提出作文要“感情真挚”,要根据自己掌握的特征和审美角度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所谓诉真情、抒真感,简而言之,就是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细而言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感受是发自内心的,即相对于作者自身来说是真实的;二是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感受是和客观事物存在有机联系的,即相对于引发感情和感受的事物来说是真实。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必然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要让真情实感在作文中汩汩流淌,自由奔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情必有所缘,不无病呻吟;二是情必有所出,不矫揉造作;三是情必有所中,不胡言乱语;四是情必有所信,不言不由衷;五是情必有所切,不“好高鹜远”;六是情必有所持,不受制于人。
  
  (二)利用教材适时进行情意心智的激发
  
  古人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看看我们读过的文章,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写人叙事也好,绘景也罢,无不蕴含着感人肺腑、引人共鸣的真情。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抒发了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真情;魏巍的《我的老师》表达了一个孩子对老师那种最真挚的热爱、依恋之情;鲁迅的《三味书屋》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热爱和对私塾生活的厌恶之情;茅盾的《白杨礼赞》表达了对抗日军民的赞扬之情……由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文章之前,不妨先让学生想一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是对某个事物的喜爱还是厌恶,是对某个人的热爱、感激、思念还是憎恨,是快乐还是忧伤,是欣喜还是愤怒,是赞美还是蔑视,当学生确定要表达某种感情时,就能写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了。
  作文本是富有情感及具有情意的心智活动。可是,现在学生不少情意水平低,他们对新事物不热情,对弱小、不幸者缺乏同情心,社会责任感淡薄,这也是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最根本的原因。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首先应让他们树立起对父母、兄弟、朋友、师长乃至集体、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心。语文教学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这些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让学生内心世界丰富起来,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笔者在讲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就曾引导学生作如下的探索:作者将自己青年时代时的求学的种种艰辛同现时的太学诸生的种种优越条件对比,意在突出是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专心与否,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能具备所必需的“专心”呢?通过讨论,大家逐渐明确:宋濂作为一代儒学大师。之所以能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而不觉苦,“媪袍敝衣”处其“绮绣宝饰”之间而“略无慕艳意”,关键是心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也就是对父母、兄弟、朋友、师长乃至集体、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至此,笔者进一步引导,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看待今天的学习如何培养自己对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加深认识。学生在这一堂课上除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之外,也自然培养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自己的情意水平提高了,才会写出内容真实、情感真实的文章来。
  
  (三)驱遣联想和想象以激发学生情感
  
  每篇文章都蕴含着火样的激情,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比较中更能感悟作品所营造的美的境界、美的氛围,从而更能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被文章里优美的语言感染时,可以不时失机地引导学生联想有关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有声的春天;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有情的春天;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有声有色的春天等。这些诗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品味中,提高对春天的感性认识——春历来是人们歌颂赞美的对象,春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憧憬之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美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的画面再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作品情感的领悟。
  教师应经常性开展情境式作文教学。所谓情境式,就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而有一定内蕴的现场情景,学生以此为材料作文。让学生在这个情境提示的空间里,尽情去想象发挥,构思作文。例如《读写天地》2001年第5期刊登的由陈影先生设计的这样一则情境材料:已经上课5分钟了,可从来不迟到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还没有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合理的情节,写成一篇记叙文。这一情境材料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指向和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叙实事,抒真情,有感而发。从学生的作文构思来看,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从自己的亲自体验出发,想象从班级扩展到学校,延伸到社会,构思新颖,立意高远,既富有创新意识,又实现了真实表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