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推动文本诗编创彰显语文教学人文特性

作者:沈远铭




  我军转战大别山,刘邓住在老汉家。
  日夜操劳费思量,老汉心疼忙沏茶。
  忙中出乱打破壶,刘邓忙把银元拿。
  塞给老汉买新壶,我军纪律记心上。
  老汉老伴方法巧,银元缝进刘衣裳。
  刘邓见了两银元,连夜送回老汉家。
  孙老汉儿捧银元,热泪顿时盈满眶。
  人民军队爱人民,鱼水情深传佳话。
  这首诗中,关键词语都是通过认真解读后在文中摘录出来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但提纲挈领,抓住了重点,还大大增强了课堂的人文气息。
  (2)借题发挥法。这种方法往往是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充分熟知、产生了自己独特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借题发挥,用文本诗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再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学习《群鸟学艺》一文时,学生编写出了这样的文本诗进行总结:
  凤凰搭窝数第一,群鸟拜师来学艺。
  乌鸦老鹰猫头鹰,自满无礼缺耐心。
  麻雀垒窝房檐下,唯有小燕认真听。
  认真知礼有毅力,不怕苦来不怕累。
  自古功到自然成,时时刻刻记在心。
  该诗当中的前五句是对课文内容的描述,最后一句则是学生借题发挥,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综合与提炼,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加工与再创造,终于形成了上述类型的文本诗。
  (3)复述提炼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结课阶段,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强化文章的主题思想时,引领学生依照复述的内容和自己学习课文的独特感悟,编创文本诗,以期达到强化理解和升华情感的作用。例如在《西门豹》的结课阶段,可以让学生先用精练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复述,然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曾编出这样的文本诗:
  邺地萧条人烟少,魏王委任西门豹。
  深入群众来调查,巫婆官绅搜民膏。
  河伯娶亲豹来贺,巫婆入水把信报。
  恶官命丧漳河里,除暴安良方法妙。
  百姓齐夸好太守,齐心协力凿渠道。
  荒芜邺地成闹市,全靠好官西门豹。
  这样在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回顾的同时,又在编创文本诗的过程对原文本进行了再创造和深加工,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也提升了课堂的人文特性。
  (4)随机创作法。即依据学生的词汇积累,不受场合与时间的限制,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创作。它形式灵活,涉及面广,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是学生针对某一课文情景阐发的评论,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对某种学习灵感或创意的捕捉。比如学习了《画杨桃》这篇文章后,有学生有感而发:
  劝君谨遵前人训,观察事物要细心。
  实事求是是要决,相信事实勿走形。
  又如学习了《黄继光》一文后,有学生对黄继光进行了这样评价:
  东方升起启明星,孤胆英雄闯敌营。
  带伤之身怒满腔,胸堵枪口献性命。
  一人独挡虎狼师,保家卫国得永生。
  在创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机自由地进行创作是从学习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被动走向主动的一条必经之路。因此,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诗编创只是一种手段,彰显语文的人文特性、“还语文以语文味”才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传统文化:复辟还是发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王崧舟.诗意语文[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沈大安.有效的语文教学[M].远方出版社,2004.
  [4]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5]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张化万.我的语文人生[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