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

作者:郑有程




  [摘 要]新课程改革使思品课教学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教师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是提高思品课实效性的关键。本文从情感体验与培养是思品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体现和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实效性 教学策略
  
  现行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师授生听,“满堂灌”、“故事加评论”的形式比较普遍,方法单调、陈旧,不能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缺乏启发性。新课程要求思品课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既要重视认知发展,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笔者认为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关键。
  
  (一)情感体验与培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体现
  
  从教学内容的性质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相对而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则倾向于进行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的思想或政治教育。因此,情感体验与培养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必须研究学生主体,即研究学生品德发展、形成的特征和规律,因为它是根据,是起点。从学生的品德结构看,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建构是在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而社会规范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情感—体验式学习。朱小蔓教授认为:“我们确信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认同、遵循,乃至于形成人格,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但根本上是一个人情感的变化、发展,包括内在情感素质与外在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长的过程。”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内化为内心之“理”的催化剂,是培养道德信念的内在驱动力。脱离情感体验的、单纯的认知学习,极易造就夸夸其谈的“口头革命派”,也很难避免行为的功利性驱动。情感体验与培养不是思品课教学结构中孤立存在的环节,而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它具有无痕化的特征,能够形成学生稳定的品德心理背景,产生某种“偏爱”的态度,以直觉的方式定向行为。从长远看,它重在精神境界的提升,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效用弥散而持久。因此,指导和规范行为,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判断、抉择能力、发展自我教育的多维建构是思品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体现。
  
  (二)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策略探析
  
  1.以教师的情感—人格素质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思品课教学要实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目标,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情感和人格素质,在教学中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保持在积极稳定的状态,同时将学生的情感唤醒到一定水平,努力创设欢乐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活泼地接受教育。教师要精神饱满,情知交融,使学生处于一种暖洋洋的氛围中。教师以积极期望的形式关注学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使之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同时,教师的积极期待,对学生积极行为的称赞和鼓励,还会强化学生行为的再次发生,促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成为继续上进的动力。师生良好的情绪互动,丰富和加深了学生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人格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教师抓住契机进行有意义、有趣味的教学活动,学生既可获取知识,又可陶冶情操。教学中充分注意渗透感情,激发动机,创设情景,通过小品、故事、淡话等,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从道理上懂得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为什么这样做,并从感情上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向,萌发正确的行为动机。在指导学生行为的过程中,要把“知”与“行”结合,“情”和“意”融合,不断诱导学生良好行为动机,在学生幼稚的心灵中播下文明行为的种子。引导学生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上做好公民。
  2.用活教材是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立足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处于突出的显性状态,它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索、调查和游戏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所以教学中使用教材切忌照本宣科、照图讲图,而要用活教材、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是把教材看作学生对话的文本、学生相互交流的范例,是教学活动的范例和师生互动的中介和桥梁,是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探究的载体,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文本和知识的载体。教材是以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为背景展开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自然都是学生活动的空间,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教学生认识课本中的现实生活,而是要教他们认识现实中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把课前、课堂和课后视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注意课前的活动、课上的活动和课后的活动要有连贯性。例如教学“相信科学不迷信”的内容,教师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一些反对迷信的故事,讲清一些科学道理,指导学生课下请教科学教师,比如了解“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面部肌肉疲劳的一种反应,根本不能预示灾难祸福。鬼魂神仙都是不存在的,科学算命、电脑算命也纯粹是骗人的把戏。再如开展“秋天的发现”的综合性活动,可以指导学生课前用温度计观察秋天气温的变化,到大自然中去搜寻动植物的变化,上课时相互交流发现,分析探索其中的原因,课后可安排学生开展一个“留住秋天”的活动(可以写、画、剪贴,也可以搜集种子。)
  3.加强体验是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有效途径。体验教育是学生个体内心不断感知、感悟和积累的过程,因为体验是“以身体之”,“设身处地”地去“证实”。它是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使学生做自己情感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体验具有个体性,是不能传授的。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说:“体验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只有体验是真实的、主动的,别人不能强迫你体验。”体验教育以其学习的活动性、游戏性,教育的无痕性和可操作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轻松地达到教育目的,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重视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移情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形式,它通过对一定生活情景的假设,唤起学生对自己过去引起情绪情感体验的情景、事件和原因回忆,加强情绪情感体验与相关的社会情景之间的联系,产生相应的替代性移情反应。在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的道德意识和真正具备品德能力方面,移情最具有动力特征。有研究发现,理解他人情感并产生与他人相似情绪状态的移情能力和同情,与道德行为或积极的社会行为有明显相关;对他人同情和移情反应也能明显地抑制或减弱侵犯和反社会行为。因此,教师要逐渐深化、抽象出产生情绪情感体验的道德原因,发展学生一般的移情能力;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得到理性知识,然后结合自身谈看法,谈感想,最后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教学“孝敬父母”内容时,事先让学生在家里为父母洗一次脚,选取父母的一天进行跟踪记录。然后在课堂上请学生谈谈洗脚的感受。结果发现:有五分之一的父母拒绝了孩子的洗脚要求;五分之一的孩子把这件事仅仅当做一项作业;五分之一的孩子竞然认为父母的脚很臭;只有极个别学生从洗脚中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于是,笔者又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日与父母转换角色,体验生活。在第二次的课堂上,学生畅谈了父母的一日辛苦与对父母的感激。此时乘机要求学生写一封对父母的感谢信,并说说打算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回报父母。后来笔者在家校联系卡上发现很多家长写上诸如“孩了长大了,懂得体贴父母了”之类的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