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感教学的哲学思考

作者:屈家泓




  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老一辈语言学家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 洪镇涛先生就是在这一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代表之一。他的突出成就并不仅仅在于理论成果,而是将语感教学的抽象理论转化成了“教学生产力”,为各种体裁、各类课型甚至为中考和高考备考训练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范式。有人可能会用“教无定法”来解释,有些教学理论家总是脱离教学一线地指三道四。但实际上,环视周围的语文教学现状,就会发现“教无定法”其实是个托词,不少一线的语文教师仍然在飘忽不定地“晃”语文,很多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的慨叹就是明证。
  笔者有幸参加了洪先生主持的课题实验,且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效果。这里仅从哲学的层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就教于大方。
  语感教学理论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并不是说它就是纯技术性的。恰恰相反,语感教学理论正成为生命力最强的教学理论,与当前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理念正好合拍。
  有的读者可能会发问,把语感教学理念提到哲学的高度上讨论,是不是有点“故弄玄虚”呢?其实,这样的怀疑虽不无道理,但似乎把“哲学”这个概念看得太神秘化、太高深莫测了。许多大哲学家都坦诚地告诉我们,哲学并非象牙塔里冒出来的什么“玄妙”学问,它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它是现实世界中最普遍最平常现象的总结,也是人们对于世界一切事物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世间最简单和最深奥的道理无不包容其中。我们从哲学的视角来思考语感教学理念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更便于透过繁芜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也是为了更易于把复杂的问题讲透彻。
  语感教学理念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能对微观技术层面的东西关注较多,因为我们太想摆脱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太想找到一条既能符合教改理念、又能迅速提高学生成绩的“绿色通道”,不喜欢被复杂的术语、名词所左右。但是,任何有生命力的理论,只有从哲学角度来看,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本,否则又会走回老路,以致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更好的理念产生抵触排斥的情绪而拒绝接受。如果这样,倒不如维持现状,按部就班地等待“美好的”将来好了。在笔者看来,语感教学正是体现了某些哲学意义,换句话说,正是有哲学理论的支撑,语感教学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虽然这些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一、语感教学的本质是个体的人与外部的言语世界建立起来的直接的联系
  
  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语感正是人与言语这一客观对象相适应的感觉。在日常的言语实践中,人们所依凭的就是他们的语感。语感使个体的人与外部的言语世界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如果切断了这种联系,很难想象人们在这个充满语言实践的社会中怎样求得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教学不仅是一种操作手段及方法,而更多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和哲学品位。
  在教学过程中,就“学”的一方面而言,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从哲学角度研究,在现实的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并不是仅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就能完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还要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来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概念性认识。语感教学就是“学习语言”为本体,通过学习语言,达到与世界交流建立联系的目的。
  主体不仅要依靠自身的生命力完成对客观世界的实践改造,还必须使用众多的物质工具才能改造现实。主体在活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礼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正是联结主体和客观世界的桥梁。这些基本理论,对于从根本上改进目前课堂教学过程是十分有益的。
  语言符号系统直接与主体认识活动相联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认识关系得以确立和认识的中介,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人才能把对象的映像和物象本身加以区分,扬弃自身与对象的直接联系,从而意识到外部对象的客观存在。语言符号系统作为媒介分化出主体和对象,使主体、对象之间的认识关系得以确认。在没有语言文字的原始人头脑中,物我浑然一体,就不可能有认识关系。语言符号系统使上述的概念性认识得以实现,而概念正是以语言记号来表达的。事实的描述离不开语言,理论的表述也离不开语言,各种对象和事件都必须依靠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学习活动、认识活动,同样必须借助语言符号系统这一媒介。而有些学科,如语文学科、外语学科,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还是它们的主要活动目的。为了充分发挥语言中介功能,各科教学首先要编好教材,教材语言一定要规范化,教师也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不管教材语言,还是教师语言,都应当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认识主体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感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进人2l世纪开始的课程改革,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语文学科改革重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原来的封闭式逐步走向开放式,由单一逐步走向多元,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唤醒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开拓能力。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高度赞扬道:“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学校教育,特别是在哲学领域里人文性与科学化的讨论中,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是凯洛夫教育学的精华所在,甚至还可以追溯到三百年前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一教育思想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一直为我国教育界所信奉。“三主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封闭性、单—化。如何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课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稿本)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批判旧的唯物主义哲学失误的同时,提出了认识的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超越了旧唯物主义者的直观的、机械的认识论,而且扬弃了一切唯心主义者的抽象的、思辨的认识论;奠定了科学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认识论。
  语感教学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语感是一种对言语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学生而言,有则有,无则无;强则强,弱则弱;敏则敏,钝则钝。无不可能假装为有,弱不可能假装为强,钝不可能假装为敏。正如王尚文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强加,不能移植,也不能‘粘贴’”。语感只能从自己的心灵深处慢慢地滋生起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去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实践,学生可以大步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趋近课文作者——真正的人、优秀的人的精神境界,最终学生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优秀的人。
  正因为语感的发展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实现,由学生自己的各种言语实践来获得、来积淀,所以,语感教学把发展语感的主动权毫无保留地还给学生。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感训练平台,还学生以自主发展语感的时间和空间。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自始至终都应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言语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见学生在语感建构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现和创见。语感本身是不能通过诸如告诉、教导、训诫等手段而获得的,只能提供言语对象,引发学生作为语感主体去感觉。而更重要也更艰难地是,必须启发学生去感觉自己的语感,使学生凭借对新的言语作品的感觉或对言语作品新的感觉去发现和体悟自身语感的缺失和浅陋,进而发现和体悟新的语感的充实和丰满,从而享受这种语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