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互动模式实践

作者:金 力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以合作交流的形式达到教学目的,训练学生与他人合作、听取他人意见、向他人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发展他们的多元智能。
   [关键词]交往互动 课堂教学 实践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就必须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可化“死水”为“活水”,变“隔膜”为“相融”,避免师生之间产生较远的心理距离,更有利于在和谐的状态下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成动态交往教学平台
  
  如果语文教师能够通过激趣、巧解、妙喻等方式,使学生学得意兴盎然,甚至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那样不仅课堂内是高效的,更能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祝福》是中学传统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篇作品所述故事时空跨度大,情节转换曲折,语言内涵丰富,感情饱满深沉。如何才能让教学流程更顺畅,教学效果更令人满意呢?经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与思考,笔者决定以文中描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关键情节为教学切人点,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深入钻研文本。
  在课后又以下列问题展开讨论:①怎样看待鲁四婶对祥林嫂的“怀念”?②祥林嫂的眼睛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你怎样的感触?③以“祝福”始,以“祝福”结,你觉得有何深意?
  教学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生与课文情感相联系的通道,让学生曾有的生活承受课文美好情思的“蜡染”,让课文美好情思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系,进而养育并提升学生富有诗意的、纤敏的心灵,富有良知的、充溢着真情的善性。下面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1.“一个吴妈”。
  在给学生朗读课文《阿Q正传》中阿Q赴法场一节时,“……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一个吴妈”,笔者顿觉此中蕴藏着作者的匠心,可以此为切口引导学生探求小说语言的丰富意蕴。于是提出问题:“‘一个吴妈’,难道还有几个吴妈不成?”问题一出,如“吹皱一池春水”。
  一位学生率先答话:不只是有一个吴妈。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还有许许多多像吴妈这样的人。又有学生说:我认为还有突出的作用,阿Q在蚂蚁似的人丛中能一眼看见吴妈,正说明他一直想着吴妈。你想想看,如果你非常想念一个人,非常想见他,你会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他;如果是一个你从来不会想起的人,即使撞了你一下,你也未必一下子认得出来。
  又有学生补充道:我非常赞成他的观点。“很久违,伊原来在城里做工了”这句话自然流露出阿Q惦念吴妈,而且在第七章《不准革命》中就充分表现出来:“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自从求爱的风波之后,阿Q一直挂念吴妈,想知道她的下落。文中还有一句:“他惘惘的向左右看”,“惘惘”就是若有所失的样子,说明阿Q在临死前想见一见他想见的人,这个人自然是吴妈了。
  一学生接过话头直接说道:其实,作者描写阿Q“轮转眼睛去看吴妈”这一细节,主要想进一步表现吴妈的性格。“似乎”说明吴妈并非真的没看见阿Q,事实上她不可能没看见,只是装着没看见。因为在吴妈看来,这个人曾“调戏”过自己,弄得满城风雨,让自己蒙受耻辱,甚至至今还恨他。由此可见,吴妈多么愚昧,她应该恨的其实是赵太爷之类的封建卫道士。吴妈“出神地望着兵们背上的洋炮”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吴妈多么爱扎堆,多么冷漠。阿Q如此惦记着吴妈,而吴妈对阿Q视而不见,足以说明吴妈是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吴妈真可恶!
  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学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入课堂最后环节时,一个平时喜爱写作的同学提出:“诗歌题目中‘秋风’若改为‘冬风’,更能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因为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写冬更能写出当时肃杀的环境,从而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究竟是秋风好,还是冬风好?笔者用期待的眼光鼓励着每位同学,希望帮助他们摩擦出智慧之光、心灵之火。
  有学生说:我认为“冬风”好。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看,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它给社会造成的深重灾难还在蔓延中,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杜甫也流寓成都,沿途所见所闻所感,融入此时此景,选择“冬风”,更能体现他心中的痛,以及对天下百姓的担忧。
  可也有学生说:“秋风”好!因为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用秋来渲染悲苦、凄凉的心情,秋风、秋雨、秋景其实都是悲凉的代名词。杜甫作为诗圣,可能也受到了前人的影响!
  有学生附和:“秋风”好!“秋风秋雨愁煞人”,按照我们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我国北方冬季一般干旱少雨,冬天应不会出现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景。如果是冬天,“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连绵雨景将无法在课文中出现。“秋风”好!如果换成“冬风”,下雪了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冬天好玩的东西非常多,孩子们也许不会对吹到地上的茅草感兴趣!
  
  (二)点燃生命激情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课堂应该是教师艺术化地进行教学的教育情景,现代课堂更是一个优秀教师充分展露自己的教育科学智慧和教学经验的舞台。通过艺术地教学,课堂的人际关系、学习气氛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将会焕然一新,这势必会促使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生动活泼富有变化的言语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师生情感沟通的教学形式,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
  读《林黛玉进贾府》,分析林黛玉时,有一学生站起来说:“作者描写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不真实。”这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笔者让这位提出疑问的学生说说理由。他说:“人高兴时,我们常常用‘眉开眼笑’来形容;人愁闷时,常常用‘眉头紧缩’来形容。所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与‘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是矛盾的。再说,这时林黛玉的母亲去世不久,自己含泪拜别年老的父亲,来到外婆家。第一次来外婆家自然有几分高兴,但是林黛玉弃舟登岸时,就见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在久候了,便想起平时母亲对她说过的,‘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时林黛玉哪还有多少高兴的心情呢?”
  笔者解释到:“据红学专家们的考证,‘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确实不是出自曹雪芹的手笔。曹雪芹在描写林黛玉的眼睛时,一时没有找到恰当的词语,只好留下‘一双似口口口口口目’这样的残句,以待以后来补上。既然有同学觉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描写不准确,那么也让我们来一次补写。补写要准确,就必须认真研究林黛玉此时的心境。”
  于是,学生们边翻课本,边思考。过了一会儿,陆续有学生上讲台把自己想的写在黑板上。下面是学生补写出来的词:“似悲非悲含泪目”、“似忧非忧含愁目”、“似怨非怨含泪目”、“似愁非愁含情目”。
  笔者评价:“同学们的补写都比‘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要高明,比较符合林黛玉此时的心情,并都比较接近曹雪芹自己的补写。”因为,据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他在久藏于列宁格勒(今改名为圣彼得堡)的《红楼梦》古抄中,发现此书中描写林黛玉此时眼睛的句子是这样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这是对林黛玉那双美丽而忧伤的眼睛的传神描写!这大概是曹雪芹以后补上的。”
  说到这里,有学生马上联想到《红楼梦》第一回里写的“神瑛使者”与“绛珠仙草”的神话故事,站起来补充说:“在警幻仙子处,神瑛使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仙草。而这神瑛使者就是后来的贾宝玉,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这‘含露目’也是对这一个情节的照应。正因为看到了这双‘含露目’,贾宝玉才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可以说‘含露目’是神来之笔。”这位学生的质疑显然非常合理到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