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创新英语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作者:刘述民
[关键词]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过去机械、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个首要的前提是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转变,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教师教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的方式。
(一)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Learning by oneself)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动学习来说的,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它具有如下特征:①学生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具有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强烈意愿;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达到自己的目标会主动探索、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生会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④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情感的投入,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兴趣和激情,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和监控,就不知道该学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1.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心理学上的“皮格马理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认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对自己的学习持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态度。
2.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么他们主动参与的可能性就不会大,参与的质量也不会太高。为了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1)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不符合标准的答案或看似笨拙的看法,对学生的新颖的观点和想法要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如Your idea is new. Your answer is not right,but you’re very brave! Although it isn’t the right answer,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hank you,anyway等。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和提问、发表不同意见,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另外,有时就某一话题展开学生间的提问辩论或者师生间的辩论,使课堂真正“动”起来。
(3)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改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不是包办代替,更不能一味地严厉指责学生。
(4)安排好课堂节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感悟、体验、探究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而一味地追着学生要答案或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否则的话,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只能是蜻蜓点水了。
(5)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英语的意义,并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兴趣激起的学习自然是自主学习。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要达到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在此基础上,教学活动会在学生“渴求知识”的状态中顺利开展下去,学生把学习理解为自己的事,而不是外界(老师或父母)强加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途径去探究并解决学习当中的问题。学生的身心处于愉悦和舒展状态,自主性容易得到发挥和体现。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使它们渴望合作。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就成为合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1)学习任务的设置。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合作。俗话说“好刀用在钢刃上”,因此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时机,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呈现的方式。那么,合作学习何时为佳?笔者认为,一是出现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二是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而通过个人的努力无法解决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需要讨论解决时,或者学生思路狭窄,需要互相启发时。
(2)合作活动过程的舒展。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要充分展开,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既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又满足了各自内心的归属需要。
2.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就是合作者。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合理分组,指导合作的技巧,指导如何解决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1)合理分组的指导。在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时,要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即要依据学生的能力、性格、性别和特长等差异进行合理搭配。如男女生搭配,学习基础好、中、差学生搭配,不同性格的学生搭配,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吸引、互相促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合作技巧的指导。约翰逊曾经说过,“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放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要合作,应当在小组合作技巧方面指导学生”。因此,为了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角色,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倾听同伴的发言,如何辅导同伴,如何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交流和协调彼此的分歧等。当然,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还要循序渐进,专门训练。教师在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时,也应该相机指导。
(3)学习困难的指导。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4)创新评价手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合作。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是小组内的自评,一个是小组间的互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小组内的“自评”: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间的互评,需要总结出小组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当然,作为合作评价的一员,教师要留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目标和重点。探究式学习(learning by inquiry)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言的,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强调学习的情景,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