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如何有效地使用《品德》新教材

作者:叶美飞




  情境剧看毕,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
  生1:老师,我觉得要直接拒绝丁丁,不对的事就是不能做,不能感情用事。
  生2:我觉得明明可以帮丁丁补补课,这样他学习上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了。
  生3:我以前也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我也帮他讲解过作业呢……
  [思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教师要善于把握典型的教材资源,让教材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重组教材,让教材中空洞的、分散的资源集中,让学生机械的、呆板的思维充满生机,让学生消极的情绪成为积极的情绪,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带动了积极有效的思辩,使得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五)整合其他学科资源,让教材“厚”起来
  
  本轮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在文化层面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只要翻翻语文课本、艺术课本,就会发现那些充满隽永哲思、人性光辉的美文,那些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这无疑为品德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如《圆明园的毁灭》、《只有一个地球》等,就与品德教学主题相重合,为共同构建广阔而深刻的德育情景创造了条件。
  [案例]学习《园丁赞歌》时,从语文课《给老师的一封信》引入,因为在语文课中,大家已经深深体会到小作者是怎样回忆、歌颂一位工作负责、热爱学生、教学水平高超的好老师。有了这样的引入和铺垫,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好老师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进入美好回忆之中,静静地在往事中品味老师的爱和奉献,激发对他们的赞美之情。等到水到渠成时,音乐响起,大家不约而同地唱响《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
  [思考]“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的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课程内容综合起来,以产生更好的效果。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做好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整合,能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对自我、对他人、对生活的感悟,有利于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六)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让教材“灵”起来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提供“场所”,努力使学习材料提供上的“静态封闭”呈现为由师生共同探究的“动态生成”。
  [案例]教学《珍爱我们的生命》一文中有关伐木工人的材料时,教师说:“当遇到如此艰难的抉择时,你能果断地选择求生吗?”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要求去答。突然,学生A站起来说:“老师,我能提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吗?”“可以。”“老师,伐木工人采取截肢方法,真的能最终活着回去吗?截肢真的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学生A继续说:“自行截肢,简单包扎,再艰难地爬回去,要流多少血。况且又是在森林里伐木,行人稀少,离家较远,伐木工人非常有可能在路上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再假如在昏迷的过程中,遇到凶猛野兽又怎么办?”笔者听了不禁为之一震,说:“同学们,你们还有其他看法吗?”学生B说:“我想了一下,截肢不应是当时唯一的方法。如果先用电锯锯掉一点压在腿上的树干,然后抽出电锯,再斜着锯,如此反复,不是可以脱身了吗?”……
  [思考]突如其来的提问,使精心设计的教案搁浅,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打破了“预设”,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学会珍爱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进而领悟生命的意义,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它应当具备“市场经济”的特点,根据学习中的情况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应该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而这一切又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更需要新的方法。活用教材要以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程特点、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为基础,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要以提高教学实效为根本目的。当教材成为师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品德教学就会焕发异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J].小学德育,2006-2007.
  [2]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J].小学德育,2006-2007.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