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如何有效地使用《品德》新教材

作者:叶美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众多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呈现的是话题和范例,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偌大的空间。借此契机,应尝试着立足教材,大胆地处理教材,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让品德课程焕发异彩。
  [关键词]教材 创造性使用 策略
  
  近几年来,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都能在思想上接受“用教材教”的教材观,也渴望在教学行为中体现“用教材教”。但苦于找不到可行的、有效的驾驭教材的办法,只得一手捧着教材,一手捧着教参,行走于教参与教材之间,被动地接受、被动地执行。在不情不愿中,教师却又不知不觉地回到了“教教材”的困境之中。
  因此,笔者认为要在品德课堂中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教师就必须授之以“渔”——解读、处理、开发、整合等驾驭教材的本领。这样,教师手中的教材就能“厚”起来,课堂就能“活”起来,学生生活实践的天地就能“大”起来,学生品德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有了丰实的根基。本文就如何有效使用品德教材作一探讨。
  
  (一)转化课本内蕴资源,让教材“动”起来
  
  新编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单元主题→版块主题→活动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每个活动主题下面呈现的图画、照片及文字等,都紧紧围绕着本课的教学目标。那么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是不是把这些图画、照片等按顺序讲一遍或问问答答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教师手捧教材时,首先应深入钻研教材,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开发教材,大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如辩论、模拟审判、访谈、拍摄影片、调查研究等,以激活学生活跃的思维、喷涌的情感、灵动的语言。
  [案例]在教学《诚实是金》一课时,有位老师就采用了“访谈式”教学,整个课堂分以下几步来组织。①故事时间:播放录音故事《狼来了》,请同学们畅谈感想,从而引出话题,感受诚实的重要性。②读报时间:出示 “林海燕面对500万元不动贪念,通知中奖彩民取票兑奖”和西安体育彩票诈骗事件这两篇新闻报道,请大家畅谈感想:同样是卖彩票,两位主人公的命运为何如此不同?然后,这位老师随机邀请第一批“嘉宾”上台,请他们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新闻、故事,谈谈“诚实”这一道德规则对人们生活的意义。③人物画廊: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故事“许衡不吃无主梨”,然后随机邀请第二批“嘉宾”进行讨论:诚实给许衡带来了什么?从而让学生懂得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着,老师根据课前调查情况指定第三批“嘉宾”,请他们上台介绍以诚实闻名的历史人物和班上的榜样,并对相关任务进行了采访。④诚实名言:最后,孩子们或引用名人名言,或用自己稚嫩的话语抒发本节课的感想,从而为自己树立了“诚实为人”的人生坐标。
  [思考]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仅要关注获得了什么知识,更要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散发出善的芬芳、爱的光芒、美的韵味,才能增强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拓展教材图文资源,让教材“活”起来
  
  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是《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特点。德育目标、教学要求蕴涵在一幅幅动漫插图中,为了帮助理解,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关键词提示等。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全面拓展教材提供了依据。
  [案例]有位老师教《我们心中的老师》一课时,课文内容不多,是高度浓缩的一段话。几幅图,留给了教师广阔的拓展空间。其中有一个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真实深刻地体会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在教学时,教师选择了几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制成声情并茂的教学课件,课件里面的主人公全部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内容都是曾经在学校里发生过的真实故事。比如教师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教诲粗心的学生,照顾生病的学生,等等。播放完课件后,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来想想“老师曾经为我们做过什么?”这一下大大启发了学生,教室忽然变得很热闹了,大家都争相发言。因为这些都是发生在孩子们自己生活中的事,鲜活又真实。孩子们从中真正地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之情,有感而发,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正是老师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润物细无声”!
  [思考]新的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要从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摆正教材仅作为工具的地位,学会“用教科书教”。教材中大量留白的设置,使得教材对使用者来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它是活的,虽然有明确的导向,但没有唯一的答案,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建构教材,使得教师、学生、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成长。
  
  (三)替代课程差异资源,让教材“亲”起来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句话阐明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说明教材也只是学生学习的“凭借”。这个凭借如何选择性地使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以往的教材是无条件的全部通上,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从而使这个“凭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案例]在教学《冬天来了》这部分的内容时,雪花飘飘,一片白色的世界,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滑冰等。完全是北方的气候,北方孩子的生活,跟南方孩子的生活存在着极大差异。老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课文里冬天的气候和孩子们的活动情况,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其中有一个小组代表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冬天没有雪下?我们很想玩雪!这个问题有探讨价值,教师就灵活地将它纳入课程中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话题自然过渡到南方冬天的探索中来。最后,学生对南北方气候和人们活动的差异有了较深的认识。执教老师的做法得到听课老师的认同,大家一致认为:根据地方差异“活用”教材,课堂才会有生命活力。
  [思考]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个以人为本的新课程中,就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选择教科书。首先要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个性爱好、知识背景,建立一套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有效操作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其次,将教科书进行有必要的选择,大胆地进行删减,或更换、调整、重组,形成新的教学主题,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具有弹性的、动态的流程实施教学,使教材亲近学生,与学生的生活“同构”。这样,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有生命力了。
  
  (四)重组学生生活资源,让教材“整”起来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那些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点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更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学工作者应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生活中分离的、零碎的知识规范“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有机优化教材资源,激发学生思辩,培养学生智慧。
  [案例]《我该不该这样做》(《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书中辩析题有三个小问题:①好朋友要抄你的作业,你该怎么做?②考试的时候,同桌向你要答案,你该怎么做?③你的同学放学后在外面玩到天黑,却让你骗他的妈妈说去参加校队训练,你该怎么做?在教学中,笔者把这些材料组合成一个问题情境剧:“明明有个好邻居,也是他的好同桌丁丁。可是最近明明遇到了烦恼,丁丁有做不出的题总想要抄明明。考试了,丁丁向明明要答案……不给看吧,怕伤了朋友的感情;给看吧,又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说他该怎么办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