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质疑新课程反思文本的认识中介
作者:周 彦 井枫屏
首先,这种认识中介可以超越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深入到连接主客体关系的中介,这种中介(即教师)自身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规定性,从而使得认识过程的发生呈现出多向度与多层次,而不仅仅是“理论观照”与“调查受访”的关系。这样的认识过程在开放性的动态格局中运演着主客体的同化、顺应和自我调节的双向建构。
其次,这种认识中介可以深入到以人的社会生活、交往、实践为内容与方式的存在领域、历史与价值领域。从而克服传统认识论的的单纯性、抽象性和思辨性。事实上,任何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都首先是社会生活、交往、实践中历史性生成的存在,主体与客体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规定性及其两者间诸如认识的、伦理的、审美的相互交叉渗透的多重、多维向的复杂而辨证的关系。比如问卷调查的结果现实,“98%的教师赞成课程改革”,这一数据本身还无法反映出丰富的事实:出于什么原因赞同或者不赞同,这种倾向又到了什么程度,这些又如何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等等,都与每个教师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这样的一概而论,用简单遮盖了丰富,对于了解变革的实践,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这样的认识中介放弃了传统认识论在主客二分的认识构架中对认识的绝对基础、绝对本质的标准的追求,转向认识的相对性、或然性及在主体层面上认识的公共性、可公度性。理解实践的整体性、历史性、具体性、开放性更合乎人类认识的能动本性和社会本性。
教师,应当成为一种本体存在的认识中介。认识论始于对认识本身的反思性考察,教师反思着自身的实践,同时这种反思将成为实践过程之外的反思者的认识中介。但显然,无论是课程变革中的反思者还是教学现场之外的反思者,由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与阶段性,要打通这样的认识途径,还有着许多主观、客观的障碍。但这些障碍也许只具有历史阶段的规约性,“随着教师作为研究者”逐步从理论走向现实,这种超越也必将发生。陈桂生教授在新课程启动之初就发出了“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的呼声,并完善着日趋形式化的“合作研究”的道路(即大学教师等同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方式),这种完善的关键,就在于——在每个研究者的心里也不会再去质疑“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在学术研究的地位中没有差别”。
参考文献:
[1]崔允漷,王少非.关于新课程的评议:一种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2]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3]尹弘飚,李子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J].教育研究,2007,(3).
[4]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
[5]操太圣,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3,(1):71-75.
[6]容中逵.抵制、规避还是适应、胜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30-31.
[7]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休谟.人性论(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9.
[9]吴永军.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成绩、局限、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10]杨启亮.课程评价: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双向两难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11]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4.
[12]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