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何难以实施

作者:毋小利




  其实新课标对学生批判性精神的培养是相当重视的。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一课课后第一大题的第二小题是这样的:“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实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我们发现,学校里老师们在教这一内容时也基本上都是这么处理的,用此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对于这一节的说明顺序,实际上学生是需要用批判性眼光来解读的,但事实上编者自身也未对此进行过认真的批判性解读,并要求学生也和自己一样同样用传统的鉴赏性阅读姿态来阅读。在编者不提供任何批判性阅读知识提示的情形下(当然这个编者不可能提供,因为很可能他自己就不会这样的知识),学生即使有些批判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恐怕也会因其失去了对工具的附和而自生自灭。也许下边这个案例更有说服力。王荣生教授到一所学校调研,在一个班里随手翻开一本语文教科书,翻到一篇学生还没学过的议论文,问那些颇有些叛逆性的十几岁的中学生:“这篇文章的观点对不对?论证严密不严密?语言是不是恰当?”学生纷纷回答:“好!正确!严密!”于是他又反问学生:“这篇文章我们还没学过,不知道里边写了什么,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写的,怎么知道它好、正确、严密呢?”
  话说到这儿,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原来,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的人文精神,由于缺乏工具性的支撑被悬空搁置了。这是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老是难以实施的关键所在。看来,要想真正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扎扎实实地研制出合用的语文新知识,让学生用这些新知识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去提升某种人文素养,才是当务之急。人文精神的培养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听说读写,那是不可思议的。
  但老实说,这项工作的开展要比空喊口号难得多。正如韩雪屏教授所说:“语文课程知识内容和体系的更新和重构,是一个重大的系统更新问题。它需要用现代的观点审视原有内容,使传统的内容获得新的含义;它需要用比较成熟的现代概念代替传统概念,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它需要通过分析和综合、渗透和融化等方法,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更新和发展学科原有的概念,并且把这些概念转化为可供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习与可能学习的知识。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少数人在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我们希望,语文课程与教学界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课程知识的建构上。前者并非不重要,但后者更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71-372.
  [2]吕茂峰.语文课程标准对话理论辨正[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5):16-17.
  [3]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