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何难以实施

作者:毋小利




  [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课程近年来非常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但此项工作一直难以有效地贯彻实施。制约实施的瓶颈是对学生工具性素质的培养,即近几年来一直在“淡化”的语文知识教学。正是新的、合理的语文知识的不足,使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失去了支撑,新的理念最终不能得以有效落实。
  
  (一)语文教学重工具、轻人文
  
  尽管2001年教育部颁布施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兼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不难发现:在这个新课标中真正得以强调的仅是工具性,而非两者的统一。这跟1997年底爆发的全国范围的语文教育大批评不无关系。在这场大批评中,核心议题就是炮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说语文教育丧失了人文精神,完全成了工具性的学科。因而,要挽救语文教育似乎只有一条道路:淡化工具性,加强人文性。这种导向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比如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批判性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的视野,多元的气度,平等的意识,等等。这些人文素质,应当说的确是学生所缺乏的。但是新课标实施的六年多时间里,我们发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未能如愿得以提升,甚至可以说几乎不见什么成效,情况跟2001年全国基础课程改革以前几乎没有什么两样。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未能统一
  
  实际上,制约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瓶颈不是别的,正是我们认为已经做得很充分了的对学生工具性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工具性素质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果真如人们想像的那样,是对立关系吗?真的是我们在对学生工具性素质的培养上花了太多的功夫,做得已经比较好了,以至侵占了对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的领域了吗?答案并非如此。实际上,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素养的提升,两者之间并非只对立,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导致另一方也不复存在,甚至一方力量的薄弱也会导致另一方力量的下降。这是因为如果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充实其文化底蕴,不能赤手空拳,要凭借工具来进行;而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缺失的情况下,这种能力即使能够培养起来,也是苍白无力的。任何教学都有其要处理的特殊矛盾,语文教学所要处理的矛盾正在于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成就着语文教学艺术。这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只是在空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没有同时扎扎实实地去做好配套工程,即教给学生与这些人文素养相一致的工具性知识。这些知识,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三)知识匮乏和解读误区
  
  下面,我们主要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方面来看一下新知识的匮乏给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工作造成的阻碍。
  从阅读教学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阅读经典作品应该是一个有效手段。我们应当教会学生哪些阅读经典作品的知识呢?能否像过去那样,老师给学生讲某一种定论,再让学生抄到自己的笔记上记住呢?这肯定不行了,应该教会学生阅读和体会经典的知识。如教会学生如何用自己的心去感触作品,教会学生如何用对话的方式、开放的姿态来解读作品,教会学生如何借助相关权威专家的慧眼对作品进行人文内涵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的解读。但以上所述这些,显然并未得到落实。在语文课上,一方面我们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着粗枝大叶、浮光掠影式的解读,一方面对它们进行着如当前搞笑版的电影、电视剧那样的快餐式的解读。也就是说,即使学生想尊重经典、想认真阅读经典,也因为他们不具备工具性的解读知识而不能有效进行下去。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课后练习题体现的解读方式很有代表性,可以代表当前语文课堂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取向:①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曲。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②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分别说说你的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下略)③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同学中开个故事会。这三道题中,前两道要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名句的意蕴,着眼点在内容上。从选文自身及编者意图来看,这五首诗词曲可算经典,属定篇文。这类选文,叶圣陶先生认为其“内容和形式是拆不开来,你要欣赏它,就得阅读它本身”。朱自清先生认为:“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当然,由于定篇文的内容和形式是融合的,领会其思想意蕴,必要揣摩其语言形式,这其中必会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得。但内容和形式毕竟不是一回事,在此题极为缺乏语言形式训练的情形下,很难保证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诗歌意蕴。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说:“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援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感情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今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言。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人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只有那一句的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董文明先生说:“语文教学始终在远离言语的地方蹒跚徘徊,或者刚进入言语的浅处就折道而返,进入到言语的内容或精神层面中去了。”讲的都是同样道理。接下来看上文的第三题。这道人文性很浓的开英雄人物故事会的题目正是为了迎合综合性活动的新理念而设计的。在上述两题设计不太成功的前提下,匆忙将学生的视线引向“人文”,合适与否不言而喻。也就是说,在读图时代文化影响下,由于读书不得法,缺乏深入解读经典的知识,再加上其他原因,学生并未深入到作品中去汲取其中丰富的人文营养。
  再看语文课堂上对经典作品的快餐式解读。教课文《愚公移山》,为什么当学生批判愚公没有环保意识、破坏自然环境的时候,或者说愚公缺乏人口和计划生育意识、缺乏市场经济头脑的时候,不少老师会赞扬他们突发奇想,不会、也不敢对他们加以否定呢?这和老师缺乏解读此类经典文本的能力,以致在多元解读的迷雾中看不清文本的真正内涵有关。教师对文本中蕴涵的核心意蕴——中华民族基于天人合一观念(而非像教参里基于西方物我两立观念而说的“人定胜天”或学生所言之“破坏环境”)衍生出来的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不到,和学生一样,把精力放在了文本的附属信息上,娱乐式解读也就不是完全偶然的事情了。这足以看出语文教育的失败:无法让学生通过工具性的语文知识看出经典的妙处,让经典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获得一种高峰的精神体验。
  以上是从阅读经典作品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来说的。其实,就是那些非经典的一般文章阅读,如果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读方法,也是可以通过阅读过程来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的。比如,对合适的选文,如果用批判性视角来解读,那么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就会得以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