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文化的力量:将学校从昨天派往明天

作者:汪尧平




  (3)学生校长委员会。为贯彻学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事务”的总体要求,以增强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锻炼和展示学生才能,协助校长开展学校的各工作,架起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一个有凝聚力、有号召力、充满朝气的学生自我管理集体。“学生校长”竞选由人气比拼、竞职演说、“秀”出自己、知识大考场和与校长面对面等部分组成,最后根据总得分和选手支持率决定结果。目前已经选举了三届。学生校长委员会一般由六人组成,每两人为一组,参与教师会,独立负责两周内的学校巡视、监督等职责,并在周末完成总结与反馈意见。
  (4)班级文化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有两块传统的黑板,那是我校特地设立的班级文化展示空间。每两周都会有高段班级轮流刊出,内容是本班同学撰写的新闻、喜讯、学习心得、特色活动报道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版式、精选素材、细心绘写,努力展示出班级的风采。
  (5)我的精彩我展示。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五月举行,那是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舞台。那怕你能连续背成语100条、转呼啦圈200下等等,只要学生认为这是我的强项,学校都提供机会予以展示。与此相关的还有“创意学生奖”评比活动,“创意学生奖评比”,考虑的都是尽力让学生人人都能发展,人人都能成才。
  (6)世界各国巡礼。设置在两幢教学楼的楼梯口,由各年级段负责刊出。一般由负责老师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国家的材料,以醒目的标题点出国家的特色,然后配以文字和图片说明。
  3.教师文化:自助助人,享受成长。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如果一所学校营造出教师发展的浓烈氛围,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动机和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这所学校一定充满活力,具有不断向上、创新的盎然生气。作为学校文化领导的校长来讲,学校文化力的塑造要关注教师的发展。
  当教师愿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跃步向前时,校长应跟进指导行为,帮助教师整理成长记录,分析现状,谋划未来。我校对教师文化的塑造,基础是创建学习共同体,过程是铺设阶梯,方法是项目训练,归结到个性教学。
  (1)创建学习共同体。我们着力构建富有活力的校本学习型组织,充分分享专业资源,在相互支持、取长补短中发挥“1+1大于2”的组织效能。我们发挥教研组、年级段、办公室等学校原有组织的作用,同时根据学习型组织的自发性与灵活性特点,新组建了以下学习团体:校教科研究小组;校语、数学科中心教研组;校师徒群体。另外,在校内自身队伍为主体基础上,吸纳校外教育组织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教师研究的组织中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创建了网络研修平台,建设学校博客群、学科组QQ群,鼓励教师“网上生活”,让信息流冲启教师的心门。经过几年训练,我校老师已经习惯在“博客”上发布自己收集积累的教育教学资料、信息、教学日记、反思等,能自觉地把学校业务学习、教研组活动及个人自学结合起来。
  (2)铺设阶梯。我们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过渡期、发展期、稳定期、成熟期等,对每个时期的教师在内容上、形式上、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在内容上有:教学基本功、教学五认真、教科研、学习能力;形式上有:每学期推出一次名师示范课、骨干研究课、青年教师探索课,每一年安排三次教师教育沙龙、一次教育笔会;每两年组织一次宁波市级以上教坛新秀教育成果展示,每人一个讲座,奉化市级以上教坛新秀说课、上课展示,其余教师参加学校教学基本功竞赛。要求上有:递进系列。学校骨干?邛奉化教坛新秀?邛奉化骨干?邛宁波教坛新秀?邛奉化名师?邛宁波骨干?邛宁波名师?邛特级教师,使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水平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在达到一个层次后又有新的目标。
  (3)项目训练。一是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相应的训练;二是对同一层次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三是对要上一台阶的教师进行专题训练。从教学基本功、教师风采展示、教师教科研能力、青蓝工程、教学业务竞赛、教学设计、试卷命题、上课等,所有内容都进行等级评定,评选优秀学员。宁波市干训处处长在带领宁波市名校长参观我校时对此给予高度肯定,称之为“奉化市实验小学项目训练法”。
  (4)个性教学。教师的教学从有效到高效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教师要扬长避短,朝着合乎自己审美个性和特长的目标去努力,才能加快形成独立风格的步伐。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助于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已有一批教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总之,学校文化力的提出,从多元文化的冲击挑战角度,明确了学校发展要体现时代精神、文化育人、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理念对接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学校进入良性发展的蓝图。杜金有句诗:人犹如火花,却被希望从昨天派往明天。任何事物都是从过去发展而来,又向为了发展而去。我们对于学校文化力的追求也正是在守成与创新的轮替中走向成熟,将学校从昨天派往明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