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由公开课看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

作者:程 莉




  在说明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时,首先大家困惑了许久,第一个举手回答的学生A画出了图(2),此举立即赢得了一片认同声。笔者马上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他认为A同学这样做好的处,他说:“这样作图的好处是把我们不熟悉的等腰梯形问题转化成了我们熟悉的等腰三角形的问题。“哗哗哗”的鼓励掌声令两位同学兴奋得脸都红了。笔者继续表扬:“A同学迈出了了不起的一步!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成了我们所熟悉的三角形的问题,而这正是我们解决梯形问题的惯用手法,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化未知为已知。今后大家做梯形问题可以多往这方面考虑。”接下来A同学继续说明他的解题思路,可考虑来考虑去,怎么都觉得条件不够,大家纳闷了,纷纷探讨起来。随即有几个同学举起手来,笔者让先举手的B同学回答,“老师,我不是这样添辅助线的,……”B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图(3),并很快用HL证明了两直角三角形全等,从而逐步得出结论。接下来,C同学给出了图(4),并说明了理由。然后图(5)的方法也被同学们发现了。
  添辅助线是梯形学习的一个崭新开始,它对学生来说还是一种陌生、新鲜的方法,因此花费的时间也就要多一些。虽然A同学最终没有找到确切的解题思路,但他为大家开拓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取得了质的突破。其他同学一旦了解到还有这种思维方法,更多、甚至更好的添线方法便源源不断地被发现出来。放手让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的内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师生的情绪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点燃,逐步高涨,下课铃声响了,大家还意犹未尽。纵观整堂课,老师已从关注教案完成与否转化为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教师在课堂内有所不为,就留出了更多的空间给学生施展作为,教师的“为”更多的是在课前准备上,只有充分备好课,教师才能在看似无为的课堂内起到组织、主导作用。这正是新课程要求老师应作的观念转变。教师善于把学生未经设计的新鲜构思引导成课堂的一个个闪光点,凸显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能保证精彩动人的生成;课堂有了生成,才能激发思维的智慧。预设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小学初中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方案。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无定法,时教时新
  
  从时下的公开课可以看到,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教育观念上来说,教师把关注的对象定位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使所谓的“好学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新的提高。其次,教师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再次,要树立成就多元化的观念,评价项目更多,使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尽可能地多起来了。从硬件上来说,教辅工具也越来越先进,象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板书实现了三位一体,且能进行触摸式屏幕操作。这些先进的教学工具,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科技发展给学习带来的便捷,激发了他们对身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而同步传输系统则能让更多的同仁在其他教室同步听课,扩大了交流合作,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共同发展。至于“微格教室”的先进、便捷,则在于它的自动跟踪录象系统,可以详细回放授课过程,便于对课堂进行精准的分析和评价,也便于授课教师客观认识自己的授课情况,特别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公开课除了课堂设计、教师风采吸引人外,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环节,就是来自各级教师、专家的评课。它是当代教育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它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短兵相接,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违背教育原则的教学行为,将被无情地剖析、剥离;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将得到及时推广。现在的教师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而最大的受惠者就是学生。可以说,公开课已成为一位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它总是及时推选出最好的老师,用最新的方法,去体现最新的理念,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引导广大数学教师,用最有效的方法,创造最生动的课堂。由公开课的演变管中窥豹可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一斑”——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自我更新。
  
  参考文献:
  [1]李启嘉.灵动的课堂源自预设与生成的融合[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7,(5).
  [2]李奉林.对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小学数学,2007,(11).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