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创造性使用材料与开发课程资源

作者:李德胜




  在实施新课程中,怎样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是很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教材是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其中包含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定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定义为“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既然是“范例”,教师就有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时,应以课程标准为蓝本,以教材为例子,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更广阔的课程资源。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现以化学课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一点见解。
  
  一、创设情景让课堂“动”起来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知识是人类长期锤炼和沉淀的结果,是按照成人的逻辑整理而成。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同步兴奋进入状态。
  
  1.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化学课堂。学习(《空气的成分》时,先让学生一起回顾这样几个现象:刚炒出来的瓜子香脆可口,但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变软了:一瓶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矿泉水,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后瓶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出来,眼镜片就模糊不清了……这些现象都是同学们平时司空见惯的,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学习《分子》时,课前先和学生一起重温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想一想诗人在远处就可以闻到花香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把学生直接引入我们的课堂中来,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激发其学习兴趣。
  
  2.用生动直观的课件引入化学课堂。在学习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时,由于看不见,摸不着,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畏难厌学的情绪。此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时,为了更易于学生理解,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首先破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尽可能地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学完此课,有的学生自己用塑料泡沫、乒乓球、胡萝卜等制作分子模型。
  除了可以用直观的现象来铺路搭桥外,也可创设活动情境、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展示过程让教材“活”起来
  
  教材在编写时,注重把新知识有层次、有顺序地呈现给学生,有的用文字加以说明,有的用连续的几幅图来展示这些动态的过程,但限于篇幅,教材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的形成过程都展示出来,况且这些说明和图解一旦印在纸上,就被定格,使动态的过程静止化了。教师应该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抽象的定理都是由实验总结出来的。对着教材讲实验,学生听着无味,而且无法融入到实验情境内外中去,因此,实验是化学课程上不可缺的内容。
  
  1.创设探究氛围,突出学科特点。化学实验的吸引、化学现象的迷惑足以让学生着迷化学课,如果化学教师不充分利用学科的自身优势、不重视化学实验的探究,学生对化学的喜爱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化学教师精心设计,把化学常识、化学实验、化学研究有机结合,组织新意叠出、兴致盎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而获取成功的自信,化学课又怎能不成为学生心中的企盼呢?
  在初教化学课时,就可和学生一起玩魔术“清水变牛奶,变果冻”等,让学生领略化学的神奇,产生学好化学的念头。教学中要注意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各种活动。如学“水的净化”时带学生参观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让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学“空气”时组织学生调查本地空气质量状况;学习碳的化合物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让学生在家制简易灭火器。还注意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看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煮鸡蛋,学“碳的单质”时联系到铅笔芯、冰箱去味剂等。
  我们看看学生“化学学习成长档案”的记录,兴许会有更多更大的启发和收获:
  ——“化学课成了我最期待的课,尽管每星期才三一节。化学课中,我与拉瓦锡争论得面红耳赤,与门捷列夫玩起他创制的元素纸牌,与道尔顿一起数着原子……不亦乐乎!我还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活泼的钠、懒惰的金、时刻围绕我们的氧气,还有神秘的可燃冰……仅有的45分钟变成了无限大的空间,任你的思维在其中扩展。”
  ——“戴上了化学的‘眼镜’,我看清了自然的全貌,风、雨、雷、电、雾、雪。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原来它们是这样形成的!原来……现有不仅是它们认识了我,我更清楚了它们。”
  又如:在学“燃烧和灭火”时,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进而分析铜片上的红磷为什么不燃,热水中的白磷开始为什么没有燃,当通入氧气后为什么燃起来等问题,很容易就得出了燃烧的条件。课后有一位同学这样来描述:大家好,我是众所周知的白磷,但人们习惯把我和同胞哥哥红磷用英文字母“p”来表示,谁让我们是孪生兄弟呢。其实,我们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我们有红、白颜色之分;其次,红磷有点“少年老成”。温度达到240℃才和好朋友氧气结合并燃烧。而我则性格活泼,与氧气在40℃就打得火热了。人们为了约束我的好动,便把我存放在冰冷的水中;再次,红磷哥哥外观像一团烂泥,我是仪表堂堂的石蜡状固体。好了,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我在九(2)班大显身手的事吧。同学们把我放进了热水中,又在杯口盖上了一块铜片。铜片上放着我的伙伴,还有红磷哥哥。下面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地杯子加热,那时我浑身热乎乎的,真想燃烧放出能量‘凉快凉快’,可惜好朋友氧气不在身边,唉!正在焦头烂额之时,‘呼’的一声,铜片上的白磷伙伴燃烧起来了。哇!同学们的欢呼声真羡慕死我了。在一旁的红磷就像什么事也没有似的。我看着上面伙伴的白烟,心急如焚,‘氧气快来呀……’只可惜在水中,谁也听不到。
  在课外,鼓励学生上网或通过电视、报刊杂志查资料,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现状;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等等。还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如到自来水厂参观,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