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有效课堂教学之有效问题设计
作者:屠美红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离不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所以新课程标准,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于是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自行解决文本内容,也就是说让学生自看文本,生成问题,然后讨论问题,而老师自己只在旁边看学生的热闹,或者对学生最终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三言两语的解释,一篇课文就在学生的热热闹闹的讨论中结束了,还美其名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然而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学到的有多少,理解的有多少呢?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说法并没有错,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也没有错,让学生有自己的看法更应提倡,但并非说教师就不必要对文本作预设。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并没有自行解决文本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鸡零狗碎的,也或者不是解决文章最根本的。所以,笔者认为:追求有效的课堂效率,还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问题的预设。在解决预设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生成问题,对文本做多元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经过实践觉得,能否很好地设计问题,是能否解决文本的关键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的途径。那么怎样来设计问题呢?
一、追求问题意识,提高问题价值,防止和杜绝“伪问题”
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最终走出文本,把思维带到生活。在学习小说《最后一课》时,有一个涉及人物的问题是这样的: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小弗朗士,还是韩麦尔先生?历来的论断是前者而否定后者。但是有一次的语文课后就有学生提出,两者都应该是,理由是在两人身上都体现了法兰西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依据难道还能说出了什么问题吗?又如在文言文《治水必躬亲》中,文章题目是本文的观点,那么全文应该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议论,但是学生提出,文章只是在第一段集中讨论了这一点,而第二段却强调了治水还要清廉,那么,显然文章题目并不能概括全文。再如小说《孔乙己》,讨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历来都是肯定封建文化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但切不可忘了孔乙己自身的原因,那就是他麻木的思想和懒惰的本性。启发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追求问题意识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成功的课堂。诚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防止和杜绝“伪问题”的出现。有的老师喜欢问“好不好啊”,“对不对啊”,学生则“好”与“对”。或者这样问“海燕怎么飞啊”,学生则回答“高傲地飞”;“远远的街灯怎么样啦”,“明了”。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也不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如果是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那么更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记得《愚公移山》有这样一个问题,说是有人说把太行、王屋两山搬走太劳力费神,不如愚公自己搬家,你看怎么样?于是乎,有很多学生纷纷表示同意。理由是,搬家比搬山容易的多,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搬山破坏了自然,愚公应该遭受谴责。这样的回答与问题设计的本意:要学生明白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定信念相去甚远。而之所以让学生有上述想法的原因就是问题的倾向性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定势。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问题干脆设计为: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一举动的?这样的问题设计,估计能顺利地解决文本,便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内容。
二、设计“主问题”,切中文本关键
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提出问题。“主问题”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要旨,也能够在教学方面形成一个鲜明的板块,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还能够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所以“主问题”设计得理想,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如《明天不封阳台》,教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2)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3)为什么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其实三个问题围绕着“明天是否封阳台”展开,表现出线索之美,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学生也明白了文章主旨。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是缩千里之尺幅,是兴波澜之尺水。又如(1)《甜甜的泥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情节。(2)《我的母亲》: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议论在记叙中的作用。(3)《叫三声夸克》:你认为科学家发现夸克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在人生道路上应该做怎样的人?
“主问题”的设计,能不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有没有深入到教材的骨髓,切中文本肌理的关键,从中提炼出优美的教学线条,从而化繁为简,又于单纯中见丰满,于明晰中凸现细腻,有效地传达文本的最佳信息。那么一堂课的“主问题设计大致可以这么做:(1)在课文感知阶段,可用“主问题”对全文作一个整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2)在课文赏析阶段,可用“主问题”形成对文本的讨论,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品味、欣赏;(3)在收束阶段,可用“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索、创编、拓展。如,执教《桥》一文时的“主问题”设计可这样:①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②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汉言行、神态的词句,说说老汉是怎样一个人?③你觉得用桥来命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④你能说出我国像老汉一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党员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事迹吗?
三、问题多角度,切入多方式
课堂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能让学生顺利地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等,最终把课堂真正地回给学生。基于这样的目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多角度、多方式地进行。
(一)变直为曲,引入思维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