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论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作者:乐 鸣
五、抓了“多媒体”,丢了“悟语言”
近来小学语文公开课,没有一堂不用多媒体的,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多媒体的恰当合理的运用对于教学是有帮助的,但多媒体也有局限性。用得好,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添彩,用得不好,反而妨碍课堂教学。比如,好多课,教师只能死板地按照多媒体课件预设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课堂情况变化了,教师不能因势利导,只能硬生生地拉到预设的课件上来,不能有任何“越位”,学生只能当观众,看着教师播放各种音响资料,讨论教师在课件里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学生思维有新的亮点,也只能跟着多媒体课件走,严重地束缚了课堂教学。更有甚者,多媒体发生了故障,教师只能停下课来,等多媒体修理好了再上课,教师和学生简直成了多媒体的奴隶。多媒体本来是为教学服务的,现在好些教师上课的注意力不在学生身上,也不在课文上,而集中在多媒体上,语文课本来是学生与课文的对话,现在差不多变成了人机对话,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多媒体是媒体,语言也是媒体,语文课教的就是语言这种媒体。语言这种媒体塑造形象的最大特点是其形象并非直接可视、可闻、可触的,而是借助语言媒体通过想象来实现的。面对文学作品,读者视觉所接受的,只是语言文字,只有掌握了语言文字的意义,再经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大脑中浮现相应的形象。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鲁迅笔下的阿Q,无论多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都不是读者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而是读者依据语言文字的描绘靠想象间接得来的,不识字的人看到的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字,是感受不到其中生动形象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的。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感受形象进而创造形象的能力。可是好些语文课不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形象,而用多媒体把大量现成的图象直接把形象传递给学生,把语文教学变成轻松地欣赏画面和音乐,那还怎么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呢?还要语文课作什么呢?好些教师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那三拳时,喜欢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片断让学生看,以为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实学生若不仔细品读原著文字,无论看多少遍影像资料也体会不到那三拳的精彩。
六、抓了“开拓资源”,丢了“教材主体”
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拓课程资源,特别是语文课,综合性强,更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生活的联系,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但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必须立足于“语文”,而不应该是漫无边际、“东挪西借”的大杂烩。比如,有堂小学语文课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于是教师就撇开课文,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一个一个上台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知识。又比如,有位教师上《凡卡》一课,在教学凡卡做学徒受折磨这一节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学,还特地提示可用绘画的方法,结果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绘画,并且花了近二十分钟,才有学生举手示意完成了“自学”。凡此种种忽略对教材的阅读,过多过早过滥地补充材料,是屡见不鲜的。语言学界有一句名言“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把它改成“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自己的办刊口号,引入了语文教学界,不管是把“语文”理解成“口语和书面语”,还是“语言和文字”,或者“语言和文章”,“语文”仍可视为“语言”的意思,因此,“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与原话几乎是等值的。但如果我们再由此把它引申为“语文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甚至“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就应了伟人给我们的告诫“真理跨过了一步就是谬误”,“语言”和“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回事,“语言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并不相等,生活中的东西不能都拿到语文课堂上来教学,拿到语文课堂上来教学的东西,必须是能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东西,必须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人类和民族的语言瑰宝,至少主观上应有这样的追求。语文教材就是编者主观上认可的这样的好东西,尽管客观上不一定能达到,但他们已经尽力了,如果我们一线教师一时没有更好的内容,还是应该认认真真用好教材。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语文教材里的例子(课文)都是久经考验的人类和民族的语言瑰宝,比如,前些年传出小学语文教材要删掉《狼牙山五壮士》,中学语文教材要删掉《背影》,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要开拓课程资源,就丢了教材这个主体。
造成上述语文课堂教学绝对化现象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一线教师特别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绝对化;另一方面,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些宣传者,在宣传新课程理念时常有绝对化倾向。毋庸否定,新课程理念主要吸收了当代部分欧美国家的教育教学思想,但新课程改革是“改革”,不是“革命”,不是要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教育包括近几十年来的教育传统,从“零”开始,全盘西化。而是在中国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改革,继承中国传统教育中合理的成分,剔除不合理的部分,吸收欧美合理合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为我所用。其实,好些欧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欧美也尚处在少数学校实验阶段,是否可行还有待实践检验。即使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直接“移植”到我国也不一定合适,难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欧美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必须中国化,才会有生命力。让我们少一点绝对化,多一点辩证法,那么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就一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学科的性质之迷[J].语文学习,1996.
[2]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
[3]乐鸣.再论语文的工具性不能动摇[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1997,2.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栏目编辑胡松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