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打造生态教育 提升生命质量

作者:马克银 左世香




  当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就会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曾经的乱砍滥伐乱排乱放导致的土地沙化江河污浊,并由此引发的生存环境恶化让人意识到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们越来越明白保护环境的最大法宝就是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优化改造,这样才能达到共同和谐的发展。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小到屡禁不止的减负,大到教育的不均衡发展都在警醒人们,教育生态必须治理。生态教育的实践就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所作的一种探索。
  
  一、何为生态教育
  
  对“生态教育”的诠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认为生态教育就是生物系统中的生态平衡理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借用。他从宏观上建构,从主客之间的关系入手追求教育内部与外部相互依赖的生态有机性,其目的是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创造的新型教育模式。深圳实小的杨焕亮校长认为生态教育就是以生态哲学整体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教育理论和实践入手全面优化教育生态,从而构建一种先进优质的、确保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共赢的教育。他的观点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具体,其总目标就是创建现代生态学校。我们以为,生态教育要站在学校的主体上建构。那就是尊重师生这个生命主体,顺应并促进每一个生命主体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教育,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让师生成为幸福生活的人。
  
  二、为何实施生态教育
  
  首先,教育需要生态。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世俗的成才观与教育内部固步自封的人才观,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学生身体素质、实践能力低下等现象都在昭示我们教育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教育需要达到新的平衡。虽然新课改肩负历史使命艰难前行,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探索,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念,但这还远远不够,前行中遭遇了太多的诸如上面提及和未提及的诸多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当前正成为新课改深入发展的羁绊。教育的生态急需平衡。
  其次,学校需要生态教育。农村教育“孤军奋战”的局面依然很严重,“普九”债务,严重的师资短缺,长期失缺的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资源不配套等问题,压迫着农村中小学艰难前行。在广大的农村小学,许多学校最基本的国家课程都开不齐,再加上诸多教师根本没有能力适应新的课改,一句话打造生态教育,寻找“失落的世界”任重道远。
  再次,学生的发展需要生态。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学生遭遇的是一种强迫的、生硬的教育,他们不仅会对学习厌恶,甚至对老师同学产生信任危机,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生态教育就是在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其主张是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说,学生的发展急需生态教育。
  
  三、怎样实施生态教育
  
  1.创设适合学生成人的生态德育体系,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校是育人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工作中,我们围绕“生态教育”品牌的打造,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态德育”建设途径,收到了育人的效果。
  首先,成立专班,构建生态德育的网络体系。学校为建设好生态德育,将其作为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副校长具体抓德育,班主任为成员的专班,构建“以学科渗透、以活动内化,以环境润染”为途径的学校德育网络体系,使生态德育工作落在实处。
  其次,打造亮点,抓实生态德育的具体工作。为了将生态德育工作落在实处,学校以“生态班级”建设为抓手,开展具体工作。一是召开专题研讨会,专题培训会,全面诠释“生态班级”的含义,为开展“生态班级”建设打下基础。大家一致认为班级是学生的生命力展示的地方,是信息交流的中心,是阅览室,是故事会馆,是艺术展示场,是辩论的舞台,更是交心谈心的地方。正是这些全新认识,开辟了班级建设的新境界。如今,我们常可以看到黑板报前三五个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书柜前也围满了借书的人。教室里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猜字谜、讲故事、玩脑筋急转弯的情景,二是打造生态班级底色,培养学生的书卷气质。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置专门书柜的基础上,将图书室的书籍下移,方便学生借阅,要求每班每月书流量人平不少于三本,并提出了具体的阅读目标:中年级200万字/学年,高年级300万字/学年;三是构建生态班级特色。学校提出以文化建设生态班级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工作目标,各班根据班主任自己的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分别提出各具班色的文化特色。如班训的确立,有的以守纪为特长,有的以讲文明话、做文明人为特点,有的以经典阅读,德润一生为特点。还有如班风、学风各班也各具特色。为了将活动拉动起来,学校提出“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生态目标,自己有问题与同学们交流,与老师沟通,与学校领导谈心,与家长互动。校园也可常见到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在一起交流的情景。班级具体生态指标我们定为:课间无吵闹,无打架的,无骂人的,无安全事故的;平时无乱丢、无乱扔、无不讲卫生的;上课无讲话、无偷看、无不爱学习的;同学间无歧视、无隔阂,无不互相关心的。
  第三,活动序列,保持生态德育的持续开展。每学期初,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德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如本学期我们的月主题活动分别是: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教育月;爱国爱校教育月;自信扬长月;尊纪守法月;安全与健康教育月。通过月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德育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如九月份,我们在开展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教育月中,制定了活动方案,开展了读一本民族英雄的故事书,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写一则读后感。每天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做一件具体的事等具体活动,效果很好。一句话月主题活动,主题鲜明,全员参与,效果大,学生欢迎。
  第四、做好评价,量化生态德育的具体工作。评价是杠杆,做得好能促进工作事半功倍,每学期结束时,我们都要根据平时针对班级学生的一日常规评价记载,开展“优秀班级评选”;根据少先队开展的“争雏鹰奖章、做三好学生”评价体系开展“百名三好学生评选”;根据学校开设的生态校本课程的参与效果开展“百名特长学生”的评选活动,以此促进生态班级,学校生态德育建设的开展。
  
  2.实施适应学生成才的生态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求知
  生态教学的前提是开足开齐课程,配足配强专任教师,学校为了达到这一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压缩语、数教师的基础上,配备了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劳动、远程教育、计算机、思品、科学专任教师10人,满足了学生对这些专业学科学习的需要。
  其二是开展“生态教学”的专项研究。形式上,我们坚持开展了“集体备课——个人讲课——课后反思——形成案例”的生态教育课研究形式,改显性备课为隐性备课(钻研教材)。如9月份我们就以钻研教材为重点,开展教材研究月活动。语文学科就曾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对六年级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专题会上,首先语文教研组长对语文教师进行了如何钻研教材的辅导,然后对六年级教材编排体系,编排特点组织大家进行认真讨论,并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对这篇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内容上,我们倡导开放的生态学校改革,重新诠释师生关系,重新认识课堂的生态,年青教师通过实践写出了颇有见地的认识文章。操作上,我们组织教师讨论了“生态课堂”的标准,达成了共识,并在教学中实践。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自己的教学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发展自己的特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