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寄秋 > 当铺千金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十四


  迎面走来一名俊俏小辈,李夫人觉得对方有点面熟,却又认不出是谁,她怔了一下,问道:“你是……”

  “伯母,我是子逸,你不记得了吗?小时候我常到府上去玩,你还夸我聪明伶俐,将来能考状元。”她夸他的地方可多了,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涉及她女儿,那千分的好就成了万分的嫌弃。

  “子逸?谁家的……等等,你是孙家那孩子?”李夫人想了许久没想起来,看到他嘴角那抹淡淡的笑意,这才有点印象,原本满脸的笑意在瞬间凝固,多了防备。

  “是的,我刚从京里回来,想来寺里上炷香,求个平安,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们,好几年不见了,伯母近年来身子可好?”孙子逸表现得体,始终面带微笑,对于李夫人骤然一变的疏离视而不见。

  李夫人攥紧女儿的手,像是怕女儿又会被欺负一般将人护在身后。“托福,还活着,没你在我们李家这几年过得很平顺。”她一点面子也不给,明白地告诉他别再想害她女儿,赶紧滚回京城,多读些书长点智慧。

  “小侄这次回来就没打算要走了,爹娘年纪大了,还让他们操劳太不孝,身为长子责无旁贷,该为他们分忧解劳。”南山书院已经教不了他,该学的他都记在脑子里。

  孝顺的孩子坏不到哪里去,李夫人是这么认为的,因此语气和缓了许多,“你爹娘的确是老了,为你们这些孩子操太多心,早日让他们享享清福也好。”

  想当年两家的交情多好呀!十天半个月的约在一块儿聚聚,你来赏花,我去饮茶,空闲了就到庄子散散心,采采果子踩踩泥,女人家摘些野菜做野菜饼子,男人们就去钓鱼,一下午就过去了,到了傍晚煮鱼汤,大人小孩人手一碗。

  可是再好的感情也会破裂,就因为小叔子在婚事上的不顺遂,两家人是彻底的撕破脸,从此家门不为对方而开。

  这一闹就好些年不往来,李家当铺越开越大,分铺一间接着一间,仁恩堂则逐渐消寂,名声不显,一直到孙家老二开放义诊,这一、两年才有复起的迹象,渐成气候。

  想来不免欷吁,怎会闹得这般僵呢?她家老爷和孙家老爷还是打小玩到大,可以说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好朋友,虽不是亲兄弟却比亲兄弟还亲,头两年还不能适应彼此不是最好的朋友,每每在街上错身而过,脸上的落寞和欲言又止教人看了心里难受。

  不过不好受归不好受,这孩子的不听话才令人头痛,明明两小玩得感情最好,可牛脾气一上来,那真是大人看了都心惊,这孩子怎能心狠至此?

  李夫人可没忘记女儿一身湿的被抱回来,脸色白得像一张纸,手脚冰冷,连灌了几碗姜汤都不能回暖,当天夜里就发起高烧,整夜梦呓的她要回去,拿拗云金牌。

  那几天可把她吓坏了,千盼万盼才盼来一块心肝肉,女儿这是要回哪儿去?拗云金牌又是什么鬼东西?她还怀疑过女儿会不会是王母娘娘座前的莲花仙子,这是要收她回去当仙?她这个做娘的担心得几天几夜没睡,就怕一闭眼女儿就没了。

  “好的,小侄会转述伯母对家父家母的关心,这些年他们也一直惦念着你们,就是不好上门探访。”孙子逸态度诚恳,句句都含着晚辈对长辈的真心关怀。

  一想到几辈人的交情在他们这一辈的手中瓦解,李夫人的难过难以用言语形容。

  “你有心了,我和老爷也常常想起过去……”抬头一瞧见他俊逸非凡的容貌,她又不禁回想起从前那个一脸倔强的白衣少年,“有空过来坐坐”这句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事隔多年,她还是对他不放心。

  “伯母,以前是我做错了,把事情想岔了,我知道我让你和伯父伤透了心,但是这些年在外地求学,见识了让我彻底悔悟的人和事,同样的错我不会再犯了。”他眼角一瞟掩嘴偷笑的小女子,眼中有着无奈和宠溺。

  他这么努力的讨好丈母娘,她一点忙也不帮就算了,还挤眉弄眼的嘲笑他。

  “嗯,知错能改是好事,以后别再犯傻了,你是好运遇到我们李家,若是哪户人家的小姐,只怕把你的命赔了也不够抚慰别人的伤痛。”哪个孩子不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谁舍得白给人糟蹋了。

  孙子逸眸光一亮,咧开一口白牙。“这么说伯母是不怪罪我了,肯原谅我了?你的心胸真是宽大。”

  “我哪有……”一见他明亮如玉的双眼,李夫人一句话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也瞒不下去,噎着自己。

  李亚男适时插口道:“娘,我们还要去化金呢!”说完,她偷偷瞋了孙子逸一眼:你真狡猾,拦着我娘干什么?

  你以前的所作所为太过了,我娘才不会原谅你,你死心吧!

  不是狡猾,是诚心诚意的道歉,过去的事不能重来,至少我用行动证明,令堂不是铁石心肠,早晚会动容。

  你慢慢等吧!等到地老天荒也许有可能。

  原来你已经有和我耗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打算,看来你我心意相通,迟早结成连理。

  呸!你作梦,本姑娘的行情还没差到将就你。

  小小,我的心受伤了……

  孙子逸和李亚男两人以眼神较劲,你来我往无声的对阵,谁也不退让。

  “说的也是,都忘了这件事了,化金炉在偏殿左侧。”早点化完金早点回家,省得被孙家小子缠上。

  “娘,天顶寺我比你还要熟。”李亚男回道,等会儿她还要去找老和尚,秋茶该采了,再不采就老了。

  寺里的几棵百年茶树约有人高,悟了大师十分重视,毎年人湫总会倐倐整夥,好让来年的茶树开花结籽。

  悟了大师很喜欢茶籽油炒的素菜,但量太少,一年能榨出个三、五斤就不错了,他很珍惜着用。

  原本他也不知道茶籽能榨油,榨出的油还有养生的好处,他多年的老毛病因此有所好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