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影视原著 > 胡雪岩  > 
六十七


  阿宝堵在了库门口,端着双拳:“看谁敢进?”一名魁梧的小校扑了上去。

  阿宝一哈腰抓住了他,再一挺身,将他抛出,把丁日昌砸了一个跟头。

  丁日昌爬起身,像一条暴怒的狼,挥着两手,张开大嘴吼道:“洋枪伺候!”清兵们端起枪,“哗啦!”子弹上膛了,向阿宝瞄准。

  “放肆!”影壁旁传来一声洪钟般的大喝。

  院子里的人们都扭过了脸。

  一位身着从二品官服的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过来,身后跟随着两名膀大腰圆的侍卫和阿贵。

  “郭大人!”胡雪岩大喜,松了口气,跪地施礼。

  “郭大人?”丁日昌大惊,身子打了个冷战,也跪下了。

  玉慧和毕四姐这才把心放下,赶忙进屋回避。

  院子里的其他人也都跪下,一片“拜见大人”的呼声。

  “雪岩请起!你是季高委派的人,忠心耿耿,急国之所急,所行正大光明,磊落照人,焉能与苟且之徒同跪?”郭嵩焘站在胡雪岩、丁日昌的跟前,声音铿锵有力。

  他今年四十四岁,身材矮胖,皮肤黝黑,圆形脸,浓眉毛,双眼皮,明眸如炬,神情凛然,一举一动似乎都有棱角,更显得气度非凡。

  “谢大人!”胡雪岩说着,站了起来,偷看一眼郭嵩焘。

  一个多月前,由于李鸿章不肯为借贷作保,他拿着左宗棠的信,和王德榜一起去拜谒过。

  胡雪岩从王德榜口中得知,郭嵩焘是湖南湘阴人,与左宗棠同县,字伯琛,号筠仙。

  道光十三年,他年仅十九岁便考中了秀才,但在道光二十七年,才与李鸿章一起考中进士,同为翰林院庶吉士;是他在咸丰二年说服了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制的原署刑部左侍郎曾国藩办起团练,创立湘军,开始与“粤匪”作战,实力渐渐超过了朝廷的八旗军、绿营兵,成为和“粤匪”抗衡的最主要力量;是他作为曾国藩的高参,为了筹办军饷,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并从湖南最先开始实行“厘捐”(即对商人增收的一种新税:无论坐商还是行商,均按货物值百抽一),而且亲自奔走各地,立局设卡,获得了大量厘金;也是他发现清军屡屡战败的重要原因是太平军拥有大量战船,水陆策应,机动灵活,第一个倡议建立湘军水师,上折《请置战舰练水师疏》,详述制战船、购洋炮、治水师的重要性,并在暂时没船的情况下,提出先造大批巨筏的建议。

  也是他,虽然大力研习中国理学,却也能承认西方各国的先进,在任南书房行走时,大胆地向咸丰帝奕[XCZHU.TIF,JZ]建议:在天津设局,如法仿造西洋战舰;推求通悉外国语言之人才,入京传习外国语言……在第一次大沽之战失败后,他奉旨离开南书房,协助僧格林沁赴大沽设防,使第二次大沽之战大败英法联军,得赏花翎。

  而后,他为钦差大臣,往山东查办厘税、洋船私来烟台等事,克己俸公,不受招待,反受陷害被交部议处,仍回南书房入值。

  此时,正逢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府中为幕僚、实际在一手执掌一省大权的左宗棠,由于“揽权跋扈”遭到两广总督官文的弹劾。

  他和左宗棠是至交。

  早在中举的第二年,他到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就与在同城另一所书院就读的同县人左宗棠结识,很快就成为知己。

  他一向钦佩左宗棠刚正、坦诚的为人和性格,更清楚左宗棠的宽阔豁达心胸、救国济民大志、经邦治军雄才。

  他忙在朝中奔走,由大理寺少卿潘祖荫出面,上书奏保左宗棠,再经肃顺在皇上跟前旁敲侧击,终于取得成功。

  左宗棠非但没被治罪,还落了个“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的美誉,在皇上心中打上深刻的烙印,没过多久,便得到了重用。

  而他自己却仕途不顺,不得不告病还家,疔居一年半,在今年年初才得到重用,加布政使衔任苏松太道道员兼两淮盐运使。

  “启禀大人!”丁日昌低头跪着,情知不妙,也得硬着头皮说,“卑职为严肃法纪,以防军器有失,不得不照章办理……”“放你的狗臭屁!”郭嵩焘破口大骂。

  “请大人息怒!”丁日昌连连磕头。

  “你拿着朝廷俸禄,受着湘军栽培,却敢在左宗棠剿贼,急需枪炮时拌蒜?”郭嵩焘指点着他,怒声斥骂,“我看你是狗眼看人低,抖落毛也抖错了地方!”“卑职不敢!请大人息怒、息怒……”“胡雪岩是左宗棠季高兄的人,身负重大使命,关系江南战局。

  别说你呀!就是涤生兄他亲自来,也不会像你这么干啊!”郭嵩焘仍愤愤地说。

  “涤生”是曾国藩的号。

  他比曾国藩小七岁,二人老家相距不到三百里,先为岳麓书院同窗,接着同办湘军,后来又成为儿女亲家——曾国藩的第四女曾纪纯嫁给了他的长子郭刚基——两个人的关系更亲近了一步。

  郭嵩焘无论在哪里、对谁,都不称曾国藩的官职,而称“涤生兄”。

  “小的知错!知错……”“你回去告诉少荃!我虽然只是苏松太道兼两淮盐运使,可事关江南与粤匪较量之大局,我还是要管!管错了让他奏明皇上,摘我的顶子!”“卑职不敢!”“记着!今后若再敢来找麻烦,我先拧下你的狗头!”“喳!”“滚!”“谢大人!”丁日昌如获了大赦令,又磕了一个头,爬起身就走,身后跟随着带来的兵丁。

  胡雪岩、王德榜等人再次跪下:“谢大人!”郭嵩焘脸上现出笑容,同刚才判若两人,说:“各位请起。

  快带我看看枪炮!”

  第五章白骨银山

  俗称“秋老虎”的秋日,在已下滑了近一半时,仍然热得烤人。

  万里碧空如洗,微风若无。

  一顶装饰典雅的小轿停在上海阜康钱庄大门前。

  跟在轿后的阿宝紧走几步,撩开轿帘。

  胡雪岩下轿,目光看着钱庄门前正围着谭则云的十几名难民。

  他快步地走去,已从他们的口音判定出是杭州人。

  又一年多过去了,杭州仍在太平军的手中。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