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雾里看花找诀窍

作者:金星闪 金春山




  四、选材篇
  如何精选材料
  主题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选材的问题了。平时用观察、阅读等各种方式积累的材料,这时便派上用场了。但无论我们积累的材料是多还是少,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用,需要在众多材料中选择。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儿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一个“严”字道出了我们选材应有的态度。
  一般来说,选材有以下几个原则:
  1.围绕主题选材。这是个标准,即根据文章主题需要决定材料取舍,只有那些充分体现中心思想、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人和事,能够充分证明作者主张的道理、事实论据才是应留的。古人所谓“文之作也,以载事为难;事之载也,以蓄意为工”,即选材不容易。这要看它能不能“蓄意”,能不能蓄含主题需要的东西。
  2.选择典型材料。所谓典型材料,就是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材料。能否表现主题,不在材料的多少,而在材料是否典型。因为文章中这些材料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抓住了典型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材料就非常典型。文章选了志愿军战斗生活的三个片断:松骨峰战斗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无名战士谈话,则表现志愿军战士宽广的胸怀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表现志愿军的精神本质,充分表现主题。魏巍有二十多个自认为最生动的例子,最后只选择了三个例子,就是考虑到材料的典型性,能“以一当十”。他说:“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3.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所谓真实,就是要合乎实际。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说它确有其人其事,不是假的,不是编的;另一方面则说它不是偶然的、片面的,而是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如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就是这种情况。孔乙己并非实有其人,但他的所作所为代表的却是旧社会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雷雨》中的人物和情节也并非实有,但却是那个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合规律的反映,因而它们也是真实的。所谓准确就是确凿无疑,可靠无误。记人,对人物形象刻画应准确;叙事,对各要素交代应准确,特别是消息、通讯类文章更应如此;论说文中的论据应是确凿的,是能够证明中心论点的。
  4.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新颖的材料就是那些具有时代感和足以反映现实的材料,要写出对某一问题的新看法,人们新的精神面貌,以及独特的体验。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自然也包括材料的创新。金代王若虚说:“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只有新颖才能吸引人、打动人。
  文章要生动、有感染力,还必须选取那些生动的具体的材料,特别是记叙类文章里,材料越具体、越能打动人。所以细节描写是众多作家煽情的好方式。鲁提辖的拳打镇关西,写得多么的痛快淋漓;《背影》中父亲买橘子来回爬过铁道的细节不知让多少人产生了共鸣。
  当然,选材应考虑自己掌握的素材情况,选自己熟悉的东西。如熟悉的人、事、景、物、理。这样,写人,则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叙事,则能生动具体,细致感人,点面结合,跌宕起伏;说理,便中心明确,有理有据,深入透彻,令人信服。
  材料选好了,内容便丰富充实起来,为写好文章打下了基础。
  五、构思篇
  巧设波澜尽水兴波
  美学告诉我们,蛇形线最美。同理,“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有起伏、曲折、变化,否则会给人单调无味的感觉。从叙事类文章看,应写出事件的波澜。如《范进中举》,范进向丈人借钱参加乡试被拒绝,但仍去参加乡试,乡试偏偏就中了。中后偏又喜得发疯。而胡屠户一巴掌打下去,他又清醒了。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一口气非读完不可。从抒情类文章看,应写出情感的波折。由悲到喜或由喜到悲,由爱到恨或由恨到爱,由厌恶到喜欢或由喜欢到厌恶,等等。这样,随着情感的起伏,读者也会随之动情。有时叙事的波澜和情感的起伏相辅相成。如蒲松龄的《促织》,从情节上看,征虫——觅虫——捕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波澜起伏。从情感上看,随着得虫、失虫又得虫,而或悲或喜。这样,情节和情感一起起伏,给人以美的享受。
  要使文章起波澜,就应掌握一些起波澜的方法:
  1.巧设悬念。设悬念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如《驿路梨花》,当人们为露宿而发愁时,出现了一间神秘小屋。小屋的主人是谁呢?一直是个悬念。直到结尾才知道,小屋是解放军盖的。但为什么盖这间小屋呢?又是个悬念。这样“设悬——解悬——又设悬”,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紧扣读者的心。
  2.设置巧合,铺陈误会。为恰当、集中地反映生活,增加文章的戏剧效果,将看似偶然的两条情节、两件事或两个人物的活动汇聚在一个“点”上,便是巧合。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往往能推动情节发展,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很多文学作品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主人公处于极度危险,人差不多绝望时,突然有贵人相救。让人松了一口气,又有了新的希望。在中国古代一些章回体小说里,每回结尾通常都是这种情况。而误会往往会生出很多事情。误会是由人物之间的误解而造成的各种矛盾,如前面提到的《驿路梨花》,围绕小屋的主人,引出一串误会,绕了好大一个圈,才揭开谜底。好人对好人误会更让人揪心。严重的误会往往是悲剧的结局,让人遗憾悲伤。这种误会自然会同时掀起情节和情感的波澜,这也正是铺陈误会所要达到的效果。
  3.恰当运用抑扬手法。既可以先抑后扬,也可以先扬后抑,给人强烈反差。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就是采用先扬后抑。对好人好事可采用先抑后扬,对坏人坏事可先扬后抑。但抑扬应注意分寸和暗示,如先抑后扬时,不能抑得过分,在抑时应有扬的暗示。这种方法的运用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荔枝蜜》和《阿长与〈山海经〉》。
  4.设置障碍和突转法。设置障碍是指在描述情境时,在表现人物动作过程中,写出阻碍人们实现既定目标、达到预期目的、摆脱不利处境的事或物。由障碍——克服——障碍,构成行文波澜,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水浒》里武松打虎一段运用的障碍法很典型。武松到酒店喝酒,连喝十八碗,那酒名叫“三碗不过冈”,十分厉害,武松喝了那么多酒,能打虎吗?——设障碍。武松打虎,用力过猛,哨棒在树上折断,拿什么打虎?——设障碍……通过设置障碍,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突转法是准确而略带艺术夸张地表现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性转折或自己思想认识和行为的突发性转变,常在结尾安排。文章安排一个出人意外、急转直下的结尾,会成为全文情节发展中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我的叔叔于勒》,在小说结尾部分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的于勒竟变成了穷水手。这完全出乎菲利普一家的意料,这突转也出乎读者的意料。由“盼”到“躲”这种大转弯,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总之,我们应写出事件的波澜,写出情感的波澜。在写作中,恰当地、综合地运用一些生波澜的方法,尽水兴波,会让我们的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
  六、语言篇
  把语言锤炼出光彩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意思是思想感情要真实,语言文字应精巧。孔子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杜甫更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贾岛“推敲”的故事也让人津津乐道。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而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往往出现错别字较多、用词不当、句子不通顺等现象。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利其器”就是字斟句酌,锤炼语言。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