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一草一木总关情
作者:周春森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对故乡的芦苇,又逐渐加了一层钦佩以至崇敬——
它几乎无所不在。凡有人烟之处,就有它蓬勃的生命。
它不喜欢单个儿独处,而总是集丛而生。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根根相连,叶叶相依,互为提携,相亲相爱,结成一个绿色的集体,因此,再猛再烈的风也刮不倒它。
它所求甚少。它从不占良田,不需要给它特别施什么肥。即使在十分贫瘠的土地上,它也能挺干抽叶,顽强地生长。
对故乡农民来说,它是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常用它搭瓜棚豆架,打篱笆,编苇席、苇帘子;用芦笆盖的房子,冬暖夏凉;把芦苇秆锯成一截截后,可以做织布用的纡子轴,笔套,抽烟的又可做烟嘴;它还是造纸的好原料;每年春节,给孩子做花花绿绿的马灯、八角灯,少不了要用芦苇做支架;芦篾又可做风筝、编制各种工艺品;散发着特有的清香的芦叶,可以用来包粽子;雪白的芦根,又脆又甜,可以食用,还可以治病;芦花可以做枕芯,贫苦人用它做的芦花鞋,既保温又御寒;芦苇还可以当柴烧,芦灰又可做肥料……
故乡的芦苇真是一种极其普通但却有极大用途的植物。
从它身上,我们不是可以悟到某种有益的启示吗?它那种风格,那种乐于献身的精神,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
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评 赏
故乡——芦苇,一支热情的赞歌。
芦苇,童年时悦耳的哨音,扬帆远航的小船,亲密无间的伙伴。
芦苇,叶叶相依,团结友爱,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人类的贡献最大。
作者就是以这样的几幅典型的画面,从形到神,从功用到品质,热情赞颂了芦苇的奉献精神,并进一步启发人们学习芦苇的互为提携、相亲相爱的风格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今天,这种精神尤为可贵,以此激起读者的共鸣。
结构多变,长短句灵活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行文时,作者避免那种长段大论,而是将其化为小段短句,这样结构明快,便于吟读,便于理解文段的要旨。
阅读思考:
1.故乡,值得人记忆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偏偏说故乡的芦苇“尤其令我梦牵魂绕,永远不能忘”呢?结合课文作简要回答。
2.第五段写芦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说说第七段中“探”一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第五段写长大的芦苇,第七段写初春刚长出的芦苇。有人说两段的顺序调换一下,更合逻辑。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5.第十段作者写芦苇的人称发生了变化,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因为故乡的芦苇给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想起它就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中;故乡的芦苇还能让我悟到人生的启示。 2.比喻。 3.写出芦苇在初春季节刚刚露出嫩芽时的情态。“探”有拟人的色彩,写出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 4.不同意,因为第八段“到这时候”和第七段是衔接在一起的。 5.改用了第二人称,更便于作者抒发对芦苇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6.故乡的芦苇。
(五)鼎湖山听泉
挟着细雨,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住了,雾便漫得更开了。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树,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令人不禁想见山泉活脱进跳的姿影,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不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活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这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唯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远近高低确是一片浓碧。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可分,沉甸甸地漫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径,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声越发悦耳,而泉影越不可寻。怅惘间,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银铃者,是石上湍急的清泉;那厚重如贝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急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入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流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评 赏
泉水是鼎湖山的灵魂。
真情是人间的灵魂。
这就是鼎湖山听泉的主旋律。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紧扣一个“听”字,重抓一个“感”字,生动描绘了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泉水的不同音响。有时泠泠淙淙,有时苍苍浑重,有时清脆如银铃摇荡,有时厚重如轰响。这些大自然的美好乐章,多么清纯,多么优美,听之令人窥谷忘返,赏之令人望峰息心,名利将会随泉而流,荣辱将被荡涤无遗,留下的是淡泊的心,浓浓的情。作者这种淡泊名利的心境,超脱的灵魂,时时感染读者。读了此文,你会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
语言形象生动,写景优美传神。作者行文时,有如口吐莲花,妙语连珠,银铃般的泉声在他的描摹之下确实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如开头一段的描写,给人一种蒙眬的神奇莫测的美感,实如幻觉仙境一般。同时在赏景中使人顿悟人生哲理。这种情文并茂的写法,实在会给读者不少启迪。
阅读思考:
1.阅读要善于积累,试从文中找出几个可以用来形容或描写泉声的词语。
2.第三段楹联的内容可以换用文中的哪两句话来表达?
3.仔细品味第四段的画线句,试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进行简析。
4.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就会听到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鼎湖山听泉》不就是这样听的吗?就选文给你的启示,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用心聆听的一个细节,写出你的所听所感。
参考答案:
1.泠泠淙淙、清朗、悦耳、清亮、柔曼、清脆、厚重、雄浑、悠扬(以上写出6个即可) 2.这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站在亭前望去,远近高低确是一片浓碧。 3.语言方面:把“安详厚重的钟声”比喻成老人扶杖立于门前的召唤,把“欢快清亮的泉声”比喻为嬉戏忘返的孩子。语言生动传神,写活了钟声和泉声。内容方面:人为的钟声与自然的泉声相应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人的庄重与慈爱和小孩的嬉戏与欢快相统一,体现了静动的和谐、生活的美好,同时又与第二段“活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相照应。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围绕语言和内容来谈即可。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