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作者:胡涛海

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和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保持同一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菜肴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_____这种“共享式”现在还不普遍,但已经开始出现。
  以上三种进餐方式,分别形象地代表了课堂教学中三种师生关系模式:教师绝对权威而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在行动上似乎并不专制,但思想上却分明是学生的主宰;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师在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
  今天我们提供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正是第三种“共享”。
  “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和争鸣,而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
  ],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更强调对话情境中教师的“倾听”。毫无疑问,教师不但承担着教育的责任,而且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社会阅历都在学生之上,但作为一个和学生同样有着求知欲的成年学习者,教师也是学生成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在倾听学生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地作为个人独体的精神展示在教师的面前,这对教师来说,同样是一份独特而宝贵的精神收获。
  (摘自《国内外教育文摘》2003年第1-2期)
  19.根据上下文,文中方括号内应填的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1分)
  20.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当然也有“高明”的教师,将食物嚼得很碎,然后一点一点地喂学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边吃—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谈了哪三种教学模式?(3分)
  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篇文章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观点是这样引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这篇文章不是干巴巴地解说道理,而是谈得比较形象有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4.文章所列的三种教学模式,你最赞赏哪一种?为什么?请亮出你的观点,摆出你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题一35题。(22分)
  
  父爱的高度
  吴宏博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便摸黑去赶热闹。
  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我不知怎么搞得,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于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选自《读者》2004年第19期)
  25.文章在开头的叙述部分,主要写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姿势,为本文的主旨表达作了铺垫。(1分)
  26.而后又写了“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7.从表达方式而言,结尾两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生发的__________,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这一段话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中有多处刻画父亲的句子,请找出一处加以品析。(2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文中的“父亲”形象给人印象很深,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语境推测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思。(3分)
  (1)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便摸黑去赶热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品一品蕴含在“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一句中的深层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本文以“父爱的高度”作题目,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4.你读了本文后获得的感悟或受到的启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5请向你的同学推荐这篇精美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语写在美方推荐卡。(3分)
  
  三、书写精彩(共50分)
  
  读了《父爱的高度》,我们会受到感动:“我”随着阅历的丰富,终于读懂了父亲的“动作”。其实在生活中,会有很多不经意的动作、姿势、小事、花絮里,饱含着人间真情。请你以“我读懂了(或理解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老师忠告:
  1.要尝试着写出自己的精彩;体裁不限。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