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3期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及应试技巧
作者:刘希贤
没有看到原诗中的“紫盖黄旗”是王侯仪仗,也不考虑“借”字还可以当“借助、凭借”讲,只是在那里想当然。这就告诉我们,做这类题首先要看看选项中的内容在材料中是否“有”。
2.看选项中提到的内容与材料是否吻合,即是否“准”。譬如2000年试题考的是宋代赵师秀的《约客》。先从整体上把握:在这黄梅时节,听着淅淅的雨声,听着处处叫着的单调蛙声,主人约好客人来,但一直等到过了夜半,客人爽约未来,这时“闲”敲棋子,当然不会闲适恬淡,显然是企盼而焦躁难耐。把“闲”解释为“闲适恬淡”,就不符合语境,就是张冠李戴,就是不准。又如2000年试题第一小题D项说:“‘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我们知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本是诗人的“旁白”,把它理解为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就是张冠李戴了。所以,我们做题时要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到材料中去检验其“准”。
3.看选项中的解说或赏析是否“深”。即从总体上把握其主旨、意境、形象及作者的感情后,要把选项内容放到整体语言环境中,看它是否符合原诗作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如2000年的现代诗歌试题第二小题D项说:“‘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粗粗看来,诗的第三、第四句说“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而且就母亲与稻束相比,似乎前者更有“沉思”的资格。但本诗的抒情主体是“金黄的稻束”,至于“疲倦的母亲”只是诗人面对稻束而产生的联想。诗中几处的“你们”都是指“稻束”,而且“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是“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的前置状语。显然,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D选项内容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不符合原诗的深层含义。
4.看选项中说的在原诗中是否“全”(都有)。当两首诗比照来读时,或把一首诗其中两句合在一起解说或赏析时,出题人常用以偏概全,所以对这种合说(用“都……”)或分说(用“只……”)的题要多加注意,要将选项中的说法与原诗一一对照,看是否两处“都”如此,或“只”有一处如此。如1998年试题说“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只要将这个说法与原诗一一对照,就会发现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原诗中只有尾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首联不过写了李凝幽居的环境罢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