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0期


感知·感受·感悟

作者:姜有荣

文意揣摩,“予以罪谪居”“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兄弟二人都是带罪遭贬之人,势利的士大夫之流自然避而远之,唯恐受到牵连。所以这里的“讳”应取义项①中的“避忌”之意。这是仔细辨析句意和文意后作出的准确选择。
  ②潜在义的揣摩
  潜在义是指在词句原有意义的外壳内所赋予的临时文意,它需要我们结合语境揣摩。它的思维特点是“引申”。如:
  第2题:第二段中,“透视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透视图”,原指根据透视的原理绘制的图。结合语境,文中透视的对象是“一本书”,绘制的图自然是透视出、的“书的脉络(框架、结构)”,这一词义的揭示,需要我们透过原有词义的外壳,揣摩它在文中蕴蓄的临时文意。没有这种“剖壳入核”的揣摩功底,是很难对该题准确作答的。
  ③比喻义的揣摩
  文章为了形象说理,常常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对这类词句的理解要揣摩语境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进而揭示其喻义。它的思维特点是“比照”。如:
  第3题:第①自然段运用“岔路”与“干道”的比喻,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用的喻体是“探险”,“干道”与“岔路”之间的关系是主与次的关系、总体走势与局部分支的关系。将其与要说明的本体“阅读”进行比照,便不难揣摩出它的喻义——阅读要抓住整体的、主要的,不要被局部的、次要的干扰。
  
  二、感受
  
  感受,是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阅读教学中的“感受”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它是整个阅读活动的延展和弥散。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认知储备、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浸乎其中,心灵交会,感受美的熏陶。
  
  1.感受作者的情感
  情感是文章流淌的血液,要准确地感受它,就必须透过文章描摹的人、景、物、事,捕捉作者传达出的情感信息。如:
  第:10题:文章开头说,“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微雨”,作者的心情如何?这就需要品味作者描摹的“雨中景物”。在作者的笔下,“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也更有“诗境”,从这里我们已能感受出作者心中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加之后文交代的“(我)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们就更能感受出作者对“微雨”的情有独钟。
  
  2.感受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我们要感受诗歌的意境,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置身诗人的特定处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的“眼”一起揽胜,与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如:
  虞美人
  听 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第16题:请在下横线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__________
  客舟听雨__________
  僧庐听雨__________
  这首词写了词人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处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词人一生身处战乱年代,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这首词正是他忧患余生的自述。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样一个光与色的组合;让我们产生青春与欢乐的联想,感受到词人“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情怀;那只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正是词人自已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词人飘泊四方、望断乡关的一腔旅恨、万种离愁;词人在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抱负,万念俱灰,僧庐听雨,虽同是听雨,而自己却已木然,“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了。
  没有对词篇描绘景物的真切感受,没有与词人思想感情的契合共鸣,此题是很难准确作答的。
  
  3.感受语言的张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语言都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或凝练深邃,或一字传神。其张力是需要我们经过长期悉心地品味才可感受得出的。如:
  第22题: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
  “霜”在这里既点出了梅树“孕”花的季节,又暗写了梅树“孕”花的环境;“孕”更写出了梅树含苞待放的情态。两字言简意丰,凝练含蓄,生动传神,妙化无痕。古人炼字的这些妙处,都要经过我们的悉心品味,方可感受得出。
  
  三、感悟
  
  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一个升华伪过程,它是整个阅读活动由感性向理性的一次飞跃、由体验向思辨的一次提升。就高中学生的阅读实际而言,感悟的层面大致有如下三个:
  
  1.感悟创作的原理
  创作活动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但这些创作原理在中学阶段不是靠一般文学原理来揭示的,而是在大量文学创作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来感悟的。如:
  第23题:这两则古代诗话告诉我们,写诗作文要善于向各类人学习,甲文所指对象是________,乙文所指对象是_______。
  该题要揭示的是文学创作的传承与借鉴问题,但它的原理是通过两则创作实例来让学生感悟的。甲文学习的对象是郑谷,乙文学习的对象是随园担粪者,而文题要求作答的不是这两个具体人,而是他们所代表的两类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其基础上作更高一层次的提升。通过理性的思辨我们不难悟出:甲文所指对象是创作大师(行家),乙方所指对象是普通人。这一答案的揭示过程是一个在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提升过程。
  
  2.感悟生活的哲理
  高考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往往进发着生活哲理的闪光、人生意义的感悟,它需要我们去缘料生发,作哲理层面的升华。如:
  第13题:文章说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意在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文意,“鱼和熊掌”代指生活中“阴与晴”所体现的两种审美情趣,“可以兼得”指二者可以并存,这是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感悟。的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兼收方可共生,有并蓄方可包容,舍弃任何一方都是人生的缺憾,也是艺术的缺憾。
  
  3.感悟做人的道理
  “文以载道”,文章中有做人的道理、为人的准则,它需要我们去感悟、深思、反省,从而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如:
  第27题: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在贤人蒙难之时,“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世态炎凉让人感慨良多;而此时,巢谷“年七十有三”,竟“欲徒步访吾兄弟”,古道热肠,令人高山仰止。其中蕴含的为人之道,值得每一个学子去三思;正义、直道、真情尤应成为每一个学子永恒的追求。
  2002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的阅读试题,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启发我们:中学语文的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要与时俱进,从感知、感受、感悟三个层面搭建全新的阅读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认知结构,铸炼健全的人格素养,打造厚实的文化底蕴,从而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