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9期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现代文阅读式题评析
作者:崔金晴 马瑞华
总体而言,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难度偏低,但就文学作品阅读一题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
一、选材特点
该文选择的是茅盾的作品《大地山河》。该文同《白杨礼赞》一样写于1941年,其时为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本侵略军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系列散文。
“隐于针锋粟颗,放而成大地山河”。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较为含蓄,多用象征手法,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同时该文距现代较远,不像《话说知音》、《长城》,甚至也不像《创造宣言》,时间上的跨度和含蓄的表现手法使得文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内容积极向上,蕴含丰富。选文通过对北方河流、高原和雪的描写,表现了对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力量的赞颂,给人以一种团结向上的感染力。这正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内容相吻合。文中那“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几股细水”汇集起来的浩荡巨流,那看似“平地”而远比山高的高原,象征着西北蕴藏的巨大的抗日力量。那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雄厚实力的力量,那在艰苦条件下精诚团结、蓄势待发的民族精英,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今天建设祖国的崭新时代,都是民族的希望和宝贵财富。
就艺术性来看,表现手法多样,文章综合运用了想象、衬托、渲染、对比、寓情于景、意境营造等手法,可谓题点密集。
二、题点分析
1.本题能力考查点覆盖全面,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如18题考查文章的选材组材的特点,侧重考查的是文章结构章法,要求考生把握作者的思路文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分析综合的能力。如19题和21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如19题。
2.设题指向明显,题型分布清晰,且有所侧重。
19题、20题是就内容方面的问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主要信息的筛选、提取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19题的问题是: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文章中有较为明显的信息点,在理解上较容易。从命题指向看,阅读区间在第二部分。这部分的首段(第6自然段),清楚地告诉我们,从天空飞过可以对西北高原形成概括的认识,但还不够具体;而从地上走过,对其了解得可以更具体些,但又不够“概括”(全面),因而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再结合第7、8自然段,可以得出: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20题的阅读区间是文章的后两段。在这两段中,作者将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对比来写,特点鲜明。文中说“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也没有错”,“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据此可以很容易总结出答案:
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18题和21题是关于写作手法的。18题考查作者的选材组材特点也就是对作者思路的把握。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聚”,作者选取西北三种独具特征的事物,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景构成三幅画面,其间必然有一条线来贯穿,阅读后可发现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如果读过《风景谈》,了解它的构思方式,就更会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可以发现作者的思路文脉,非时间的延伸,也非单纯的空间转换,而是作者的观察、感受与想象。
答案: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第21题除A项外,均从艺术手法上设题,侧重考查读文学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
B、C两项考查考生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把握。作者在前四段中,通过江南与西北河流的对比,渲染了其在浅水季节的秀美涓细,而第5段,“但”字一转,形成反衬,突出了它的另一个特点——夏季涨水时的壮阔雄浑的气势。虽寥寥数语,但因有前文的渲染和衬托,再辅以典型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了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因此,这两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D、E两项考查考生对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在文中,作者开头引用了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在最后一部分写北方的雪时,又引用厂谢氏兄妹的诗句。尤其在最后这部分,名句的引用与对雪景的细腻传神的描写结合起来,营造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因此,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全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脉络非常清晰,时用第一人称,时用第二人称,叙事方式灵活多变,全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但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含蓄,特别是意旨的表达更是潜在,故“直抒胸臆”之说不当。
3.难度题明显。
21题中只有A项是有关文章主旨内容的,却是错项。这就难以给考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影响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想选对A项,就必须对文章的主旨有较为明确的把握。这一点除结尾处以外,学生恐怕只能从本项的《白杨礼赞》产生联想了。从考生实际答题情况看,A项失分较严重。如果有一个有关背景的小注则可能使信息明朗。
三、试题启发
1.以课本为中心,扩大阅读量。读名家名作要点面结合,教材内(包括课本和读本)的信息点应当说是重点中的重点,要牢牢掌握。
2.注意大语境。诸如时代背景,作家思想,写作风格,关注作者思考的密集点和惯写内容。应该说在这一方面学生是比较欠缺的,而这又与阅渎量有关。《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在今年的考题上有明显的体现,如果说设题点上强调了深度的话,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则反映了广度。应该说这对考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要增强捕捉信息的能力。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材多为散文或小说,由于其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含蓄蕴藉,具有隐喻意味,主旨潜藏文中,较为隐晦曲折,这就需要抓住由文章整体酿成的饱含作者真挚情感的艺术境界,探求主旨;且善于利用一切信息特别是落款、小注、副标题等读出言外之意,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抓住作者的思想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