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9期


普希金·通才·启示

作者:边 境

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全文说理充分,语气委婉,表现了文艺研讨的平和态度以及观光随笔的优雅与从容。
  由于文本论说意味过强,文学味道不足,不能为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提供支撑,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鉴赏考查今年全面轮空,18分题目全部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试题解析]
  19.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E.昔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参考答案]A、E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对文本内容整体上的初步理解。将五选二客观题作为该大题第一小题,是北京卷的一个特点。它表现了命题人对阅读活动从整体感知到局部精解再到整体把握这一过程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北京卷的五选二题考查的内定只是初步感知理解,一般不涉及鉴赏问题。
  A项的说法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作者正是以深入研究的态度来探索这一艺术现象,故此项正确。B项的错点有二:一是“受到歧视”的说法言重了。从逻辑上说,“不受重视”不等于“受到歧视”;从文意上看,之所以俄国人对普希金的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因为西方不大推崇全能,与“歧视”无关。第二个错点是“文化偏见”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俄国人没有将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画视为艺术品,不是认为它们不好,而是西方本没有“诗画相生”这一概念。故此“偏见”之说无从谈起。以上两项在文中都没有确切的局部对应点,它们考查的都是整体上的理解与把握。C项的对应点是4、5两段,其表述是典型的错接因果。“自我意识”是在第4自然段分析普希金自画像的内容时提出的;“不用画笔”是在第5段介绍诗人的创作状态时交代的。D项的对应点在第5自然段末,选项的理解也显然是对“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这句话的误读。这里,“用诗歌思想”是托尔斯泰对普希金的评价;“用画思想”是本文作者冯骥才对普希金的评价。从语境看,“托尔斯泰说他”一句中的“他”指的是普希金,而不是托尔斯泰自己。E项说法是文中几个意思的整合。“妙笔作画”可在第四段中找到依据,“不够专业”是对第8段交代的西方专业美术传统的尊重;普希金为中国之外罕见的能将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作家,且其画作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逾越壁垒”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20.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
  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正确解释,是对局部精解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种题应该注意三点:
  一是找准试题在文本中的对应部位。本题的提问点在第1段的第5句,直接相关点在第1段的第4句(“……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和第2段的第2句(“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深层支撑则在于对本文话题的把握。
  二是注意将词语的本意与语境信息整合。先看两词本身,“生命气息”与“心灵欲望”相对而言,前者强调“肉体”,后者强调“精神”;再看语境,“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两意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三是注意设问点是偏正短语,答案也应是偏正短语。有些同学答案是一个句子,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合要求。
  21.简答。(6分)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 “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答:
  [参考答案]①(2分)可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或“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或“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意思对即可。但超出字数要减1分。
  ②(4分)总起来说,作者要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两个要点:差异导致壁垒不易逾越;应提倡逾越。各2分。
  [解析]
  21题第①小题从词语角度切入,考查的是对段落的理解与把握。要求根据第5自然段有关内容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第5段一共10句。第一句针对普希金文学大师的身份,特别强调“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第2句交代他画作的处所。3、4两句介绍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提问点就出在这里。有些同学没有整体把握段落,按寻找代问指代对象的思路,直接拿第3句做答案,其答案是不完整的。“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形象可以是诗歌的形象,不一定与绘画有关。第5~7句从画作内容角度表明画作与诗相关。第8句从工具角度说,作画用的是写作的笔。经过上述四个角度的陈述,9、10两句才得出结论: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也用画思想。读懂全段可知普希金作画的特点是“诗画相生”,所以只有表达出这个意思,才是该题的正确答案。可见把握段落层次与主旨的能力,是正确解题重要的支撑能力,这也正是该题考查的目的之所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分析段落的实质是对句间关系的分析。
  21题第②小题考查的是把握思路及文章主旨的能力。这是对整体把握文章能力的考查。提问点在第7段,相关点在第8、9两段。第8段是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解释为什么像普希金这样“诗画相生”的作家这样少,从而引出第9段关于“通才”的见解。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作者强调现象的目的是引出造成现象的原因——西方文化强调分类造成了壁垒,进而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答题方向,相关问题即可得到解决。(参见“文本解读”部分)
  22.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
  答: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学生肯定了解的事实,如苏轼文章、诗词、书法均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大学问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
  答题要求:举例恰当,看法明确,表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谈与本文作者一致的意见,也可以谈不同的意见。
  赋分:举例恰当,1分;看法明确,言之成理,2分;表达清楚,1分。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在读懂作者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能力。题干的重点在“谈你个人的看法”,这就要求答案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结合事例加以分析。题干界定的“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应该限指艺术领域里的通才,“发散”应以对文本的理解为基础;所举“典型事例”,人物首先应该是“才”,得有典型意义。这一点在指导复习训练时应严格要求。
  [参考示例]
  1.我认为“通才”是大多数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点,知识越多,成就越大。以达·芬奇为例,达·芬奇以绘画著称,但他还精通机械、天文、地理。这些知识互相补充,更有利于绘画,所以我推崇“通才”。
  2.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做“通才”而刻意地“全面发展”,倘若对每一个领域都浅尝辄止,那只会全面平庸。像前一阵风靡一时的“韩寒现象”,他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却有多门功课不及格,对此,社会上争议颇多。显然,他不是“通才”,但对于文坛,我们似乎又需要这种充满个性和文采的人才。所以,我认为,并不一定要刻意追求“通才”,让那些在某一领域很突出的人才自由地发挥他们的个性吧!
  2004年高考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题,原文语言明白晓畅,难点在于由现象到事理、由个别到一般的写作思路不易把握。试题紧扣文章主旨,重点、难点突出;既有局部理解,又有整体把握;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由文内到文外,试题顺序布局合理。
  该题给我们的两点明确的启示是:一、复习备考的视野应更加开阔,要注意提升文本的文学品味及文化含量。在以往的复习资料中,花花草草之类的文本所占比例过大,这种复习训练文本的低幼化倾向,应该注意调整改进。二、要加强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能力的训练,尊重阅读的基本规律,踏踏实实地抓好理解、概括等基本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