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2期


摸透虚实是文学作品读写的一个关键

作者:付友梅




  我们在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的时候,会产生很多联想,会有很多情感和体验。联想能丰富内容,而情感和体验又往往是记写内容的主旨所在,所以,记叙文中这些“虚写”的文字是不可少的。把握好读写中虚实相生的段落应是一项基本功。
  虚实相生的段落比较常见的是先实后虚。下面两段就是这样的:
  例①
  同游的是我的妻,她最是懂得我;新近学着作画,是东山魁夷的崇拜者。我们租得一只小船,她坐船首,我坐船尾;(这船就是我们的,盛满了脉脉的情味。)桨在岸上一点,船便无声地去了,(我们蓦地一惊,平日脚踏实地的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一时觉得像飞出了地球的吸引层,失去了重量,也失去了控制,一任飘飘然去了。) (贾平凹《静》)
  例②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宣传美国将出面主持“公道”,结果还是被人家扔弃了。当宣传正在大吹大擂地进行的时候,鲁迅先生为我们讲了个故事,他说:“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听讲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来。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肉偶而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这样,每个人都是……喏!喏!”我们已经笑不可抑了,鲁迅先生却又站起身来,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这些谈话常常引起我好几天沉思,好几次会心的微笑。我想,这固然是由于他采取了讽刺和幽默的形式,更重要的,还因为他揭开了矛盾,把我们的思想引导到事物内蕴的深度,暗示了他的非凡的观察力。) (唐弢《琐忆》)
  例①是一段纪游写景的文字。开始写“我”和妻子租得一只小船乘坐上,准备出游,都是实写,而后边括号中的两处却是虚写。第一处说:“这船就是我们的,盛满了脉脉的情味。”这是一种抒情语句,隐含着能和相知相爱的妻子独处独游的甜美和快乐,联系开头“同游的是我的妻,她最是懂得我”一句考虑,其情味是不难理解的。而第二处写的则是一种感觉,这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平衡感觉。这种感觉从“蓦地一惊”、“失去了重量、控制”等描写看,似乎很有些惊险,但从“一任飘飘然去了”这一句中又让人感到这里不仅有惊无险,而且是十分惬意的。在这优美的湖上,能和妻子荡一只小舟飘然而去,即使有点惊险又算得了什么呢?可见虚写之笔,在本段抒情表意上是多么不可或缺呀!
  例②是一段写人叙事的文字,也有虚实两层内容。前一层实写了鲁迅先生的两件事,确切地说是他为了帮助青年明辨是非而与青年作的两次幽默而深邃的谈话。从这些谈话描写中,我们已经直觉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在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坚定立场和游刃有余的方法能力,但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紧接其后,又情不自禁地发了一段议论。这就是段尾括号中的几句话。这几句话,作者采用了“固然是……更重要的,还因为……”这样的让步转折的句式,进一步揭示了鲁迅先生与青年谈话之所以能引起轰动效应的原因,赞扬了他的伟大和非凡的洞察力、分析力。这种叙述段中的经典性议论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有助于读者对文段的正确理解,又能增强文段的情感、韵味,所以,我们不可不认识,不可不学习。
  有的虚写部分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和想象,就全段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来说,它比实写部分占的比重更大,篇幅也更长,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意味。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就有这样一段:
  例③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是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力,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这段文字实写很少,只写了当年有一次母亲送“我”出门时呆呆的一种神态和母亲再次送我出门时自言自语的一句话。但从这一种神态、一句话语中,却引出了下面括号中一大堆文字。这一堆文字是今天的儿子的一种设想和想象,是一个成熟了的儿子对已经离自己而去的苦难的母亲的设身处地的想象和理解。文中加着重号的语句提示我们,作者对母亲当年那一片苦心的设想是由浅入深的,是由言行到情理逐层地深入进来的。一句“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的总结,把全段要表达的情理推向了高潮,而“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这些话语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惋和惭愧之情,则让读者久久难以释怀。这就是这段虚写文字带来的效果。试想,如果本段没有这些虚写的设想和想象,怎能收到如此巨大的感染效果呢?所以,我们应该下工夫研究这类段落,掌握它的规律,以达到读得懂、写得出的效果。
  除了先实后虚之外,虚实相生的段落还有一种形式,即“夹实夹虚”式。这种形式常常是虚实夹杂,前一句是实,后一句就是虚,甚至是前半句是实,后半句就是虚,虚实交融,难以截然分开。这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中都常出现。下面还是让我们先看两个例子:
  例④
  平遥西大街是当年山西商人的工作场所,那他们的生活场所又是怎么样的呢?离开平遥后我们来到了祁县的乔家大院,一踏进大门(就立即理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