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2期


洞见 玄心 智慧 深情

作者:郭力众




  读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心中感慨颇多,左师公心机之过人、游说之巧妙、用情之深切,让人思之再三,叹为观止,故不揣浅陋,率性成文,以抒浅见。
  
  一、洞见
  
  左师公之所以能够“愿见太后”,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和他的洞见有关。这一点往往为人忽视。触龙首先清楚地知道赵太后-本人是一个可以用道理说服的人。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左师公显然深谙此道。赵太后,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威后。在《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她也是一位很有见识的有道君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本不应该有什么出格的行为的。作为一名老臣,触龙想必应该非常清楚赵太后的为人。他相信赵太后自己是能够分得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是他能够主动要说服赵太后的主要原因。如果他不了解这一点,或者说赵太后本人本来就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在她已经“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情况下,如此逆龙鳞,违圣听,岂不是要自取其辱吗?想当年,亚圣孟子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不就是因为不清楚齐宣王本人的为人,而把自己弄到了一个“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地步吗?其次,触龙还清楚地知道太后这位平时很有见地的人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从赵太后的角度来说,一是丈夫新丧,戚情未除;二是自己刚刚执政,政局不稳;三是“秦急攻之”,外强相胁,可以说是内外交困。而身为女性,幼子长安君显然是太后心中最大的一个牵挂。她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别人把长安君从自己身边带走,几近于牝鸡护雏,蛮不讲理。这是母亲的一种天性。也正是这诸多原因,使得这位口碑一向甚好、不让须眉的赵太后,竟然“当局者迷”,让这份小小的亲情的树叶遮住了自己的双眼,而不能看得更为长远一些。而此时的触龙作为一个“局外人”,能够跳出这个圈子,比赵太后更冷静、更清楚地看到了事情的症结所在,所以他能够“愿见太后”,一番和风细雨之中,帮太后拨开了眼前云翳,走出了感情的迷宫,成就了一段历史上的佳话。
  
  二、玄心
  
  触龙在说服过程中,人情之自然、接榫之无痕、点题之水到渠成,无不体现出其独到的玄心,令人叹为观止。
  (1)人情之自然。“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人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我们试想,此时,面对几乎蛮不讲理的太后,如何才能让她“渐人彀中”而不自觉呢?触龙的这一番动作和言语显然是有备而为的。业已好久不见,今日何为?当太后得知左师公“愿见太后”时,心里一定是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怒气的,所以“盛气而揖之”,心中的防线已经悄然筑了起来,就看你触龙如何开口?但是触龙一番言行于无形之中化解了她的警惕:“人而徐趋”,老先生首先是装作一个努力地想走快却又不能走快的样子,这个身体语言既是在说明自己“行动不便”,更是在暗示太后,我触龙之所以长久没有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我不想来,而是因为我有“曾不能疾走”的病足哇。这是这场谈话的关键。正因为“曾不能疾走”,才“不得见久矣”;也正因为“不得见久矣”,才担心“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才“愿望见太后”。这无疑是在表明我触龙今天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为长安君的事,而纯粹是作为一个臣下,来看望看望自己的君主,别无他意。对于赵太后来说,内外交困之时,有一个老臣来看望自己不也是很正常的吗?你看左师公的心思是如何的细密呀:“人而徐趋”是因,“至而自谢”是果;“病足”是因,“不得见久矣”是果;“不得见久矣”是因,“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是果;“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是因,“故愿望见太后”是果。层层相因,环环相扣,很自然地说明了自己来看望太后的原因。其人情之自然,岂常人之所及乎?即使如此,太后的警惕也并未完全消除:“老妇恃辇而行。”仍是一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话。但是触龙很机智地给自己铺就了下一步的台阶:从问太后“日食饮得无衰乎”,谈到自己不想吃饭,再谈到自己是如何调整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这也无疑是在说明自己对太后的关心、让太后保重贵体之意。至此,太后的心情已经好转:“太后之色少解”。这温情脉脉的面纱是触龙的烟幕弹,趁此机会,使得自己成功地越过了太后的心理防线,左师公的“软着陆”悄然成功。
  (2)接榫之无痕。作为一个明智的上司,赵太后肯定知道,触龙此来绝不仅仅是日常的寒暄问候,必有其他事情。从“色少解”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果然,不出所料,触龙提出了自己的“私事”:走太后的后门,把自己的少子舒祺送进宫里“补黑衣之数”。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太后已经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 自己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不也是出于对“少子”的爱吗?原来天下喜爱“少子”的,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哪。甚至于堂堂的大丈夫不也是如此吗?哈哈,我们甚至能够听得见太后内心的窃笑声。而此时触龙又是如何接下去的呢?“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此时,所有的防备和戒心早已是荡然无存了。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触龙正是在此基础之上道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题,使太后“渐渐人彀”。其欲擒先纵手法运用之妙,可窥一斑。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看到太后感情变化的脉络: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笑曰→恣君之所使之。这其间的转承接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真此之谓也。
  (3)点题之水到渠成。左师公来此说服太后的真正目的,是让长安君“质于齐”。前面所有的说词,都应该为此服务。但是这个结论怎样得出才不致让赵太后生气而又能接受呢?在这个问题上,触龙非常巧妙地给太后设计了一个二难推理: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面对这一问题,太后的选择无非两个答案:要么承认,要么否认。很显然,她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现在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正是出于对长安君的爱,怎么会比不上爱燕后呢?所以她说:“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那么就只有否认这个答案了。而这正是触龙想要太后回答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个推理的过程:a.既然你承认爱燕后比不上爱长安君,那么就要承认对长安君的考虑要比对燕后的考虑长远。b.你对燕后的考虑是“有子孙相继为王”,那么对长安君的考虑只应该比这还要长远才对。c.而事实上你的做法却是“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很显然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考虑。d.所以说你对长安君的考虑比不上燕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问题说到这里,对于一个本来就有头脑有思想的赵太后,孰是孰非,何去何从,还用得着再多说吗?从太后的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