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变化多端 意蕴丰厚

作者:韩金保




  应该说,把长城褒到这尽善尽美的地步,虽有如椽之笔,也难以讴歌都江堰了。但余秋雨毕竟是大家,他深知,先褒后比,难度虽高,但唯有这样,才能比出都江堰的功高盖世,比出都江堰的驯顺壮美,文势才越显跌宕回环,读者才越是不忍卒读。总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非凡的艺术魅力,这,也正是作者高明之处。
  于是,作家用了一个“但是”,开始了美轮美奂的对比。
  首先,从时间上对比。“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这便是都江堰。其次,从规模上对比。“长城宏大”,都江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第三,从社会功能上对比。长城因“早已废弛”,应该自叹弗如,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又“沉着地”为“有了重大灾难”的我们这个民族“提供庇护和濡养”。最后从意义价值上对比。都江堰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是“灵动的生活”,它“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有乡间母亲般的胸襟。而长城,却摆出一副“僵硬的雕塑”的姿态,等着人们的修缮。
  长城和都江堰都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因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表现,又辅以对比,使得都江堰尽显了古老而又年轻的飒爽英姿、风流本色。可以这样说,没有这样美妙绝伦的对比,其效果也将会逊色许多许多的。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对比几乎俯拾即是。作家的生花妙笔常能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其变化之多,运用之妙,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击节赞叹。通过对比,显示出作家机智的文化感悟、独特的审美品格和鲜明的个体爱憎,而中学生如能多读名家作品,在阅读中多读多思,在学习中模仿运用,写作水平也定会有可喜的提高。
  
  巩固阅读
  
  淡之美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子表面上的光鲜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就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认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这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的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人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绝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儿,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积极。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儿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思考
  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对比手法从不同侧面论述“淡之美”,下面两组对比各突出了“淡之美”的哪两个特征?
  (1)女孩子淡妆与浓抹的对比,突出“淡”______________
  (2)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对比,突出“淡”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清新纯净,使人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
  (2)是艺术追求的更高层次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