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作者:黄蔼北
们仿佛永远也不能见面!”“我无时不在惦记你。血压还低否?手还抖否?……”“今年如能来京一行。相对谈话比写信痛快得多,是不是?”“我们住近一点儿就好了,彼此都不寂寞。”“我想若能把我们两人弄到一处聊聊多好!”“倒是大家聚一乘。什么都谈。不只是牢骚。谈些可笑、可悲、可叹的事。都可以打发日子。”
巴金在1989年初又摔了一跤。住进医院治疗。冰心在信中关切而焦虑地说;“你近体怎样?何时出院?千万不要多见客人。我恨不能到你身边看看。”1990年。她在一次信中说:“知你不喝酒,但喜欢茶和咖啡。在这点上又与我相同。什么时候我们能坐到一起喝喝咖啡,谈一谈。多好!可惜我们都行动不便了。近来就常觉得心烦……”
晚年的巴金心灵深处是寂寞和孤独的。他渴望读者的理解,渴望心灵的沟通和抚慰。冰心这些情真意切的信函给了巴金最大的安慰和温暖。他一样也是那么思念牵挂住在遥远北国的大姊,即使住在医院里受着病痛的煎熬时也常想起冰心和吴青。当他收到冰心送来的红参时,他说:“我需要的是精神养料……你的友情倒是更好的药物,想到它,我就有巨大的勇气。”冰心就在回信中呼应说:“关于这一点,你有着我的全部友情。”巴金好几次向她诉说各种干扰很多,缠着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很反感。冰心复信表示同感。觉得这是“名人之累”,无可奈何。巴金谈到自己写的文章中说了一些真话。就有人不高兴;想到某些人和事。又觉得心情不舒畅。“整天想前想后,想到国家、民族的前途。总是放心不下。”冰心让人传话叫巴金不要那样忧郁,那样痛苦。巴金说:“我正是在痛苦中净化心灵,才不得不严格对待自己。”冰心也一样忧国忧民。写的文章如巴金所说的“锋利”、“烫手”、有“辣味”。“感到很痛快”。巴金说:“老实说近一年来我常常想到您。我因为有您这样一位大姊感到骄傲,因为您给中国知识分子争了光。我也觉得有了光彩。”1989年夏。他在信中也惆怅地说:“我们不能见面,有话也无法畅谈,幸而我们能做梦……我还想,能做梦就能写书。要是您我各写一本小书,那有多好!”在祝贺冰心九十华诞时,他说:“想念你们,但抱病之身痛苦不堪。尤其是无法写信吐露我满腹的感情。”
从1980年4月访日到1999年3月冰心逝世的19年中,巴金和冰心因地处南北,受到空间的间隔,只有少数几次见面,1985年后不复相见。
完全依靠书信交流来沟通心灵。倾吐衷曲,几乎没有中断。巴金即使为病痛所苦,执笔困难,手发抖,但隔些日子也要勉力而为,给冰心写信。冰心把巴金的信珍藏在一个深蓝色的铁盒子里,准备以后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这两住文坛元老在晚年的感情变往也给中国文学史添上了一段佳话。
(节选自2001年1月28日《生活时报》)
命题坊
1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巴金和冰心之间的相知、理解真正得以升华的是1980年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时午夜长谈所形成的。
B 对访日的愉快旅行,两人常常在书信中提到,直到许多日子后,还非常怀念那段生活。
C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85年,冰心迁往新居,巴金去探望她。她开始把巴金当作弟弟看待。
D 冰心无微不至的信函成为了巴金晚年慰藉心灵的重要信函,巴金在梦中也感到安慰和温暖。
E 从1980年4月访日到1999年3月冰心逝世的19年中,巴金和冰心因地处南北,受到空间的间隔,只有少数几次见面,1985年后就再也没有相见。
2 作者在文中描述道,“长期以来,冰心对巴金一直有一个看法”,“看法”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 文章描述冰心、巴金真正倾心交谈的时候只有1980年促膝长谈的那一次,但他们却能相知相敬,原因在哪里?
4 理解文章后,解析“冰心把巴金的信珍藏在一个深蓝色的铁盒子里,准备以后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的含义。
中军帐
2007年宁夏海南卷实用类文本《叶圣陶在四川》就是传记。我们该怎样阅读传记文本和解答问题呢?
1 把握传记阅读文本一般都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追求真实的特点,对文本进行合理解读。上述文本就是围绕巴、冰二人真诚友情展开描述的,《叶圣陶在四川》是围绕传主在四川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展开描述的。两文都主题突出,没有枝蔓。
2 养成阅读传记时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的习惯,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伟人巴金、冰心的友谊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文坛佳话,就在于两人都能以诚相待。
3 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冰心、巴金: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一文,以时空推移为顺序,间杂作者适当的评议,通过细节描述和书信引用,用客观、平实的语句把伟人的交往和相互鼓励呈现在读者面前。
伟人邓小平原名邓希贤,其女儿是毛毛。阅读下面传记片断,完成16-19题。(宁夏模式)
2月14日。父亲进入哈金森工厂,工号为5370。在这里,父亲度过了一段较为稳定的做工生活,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生命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父亲在哈金森工厂被分配到制鞋车间工作,制作防雨用的套鞋。他们每日工作10小时,星期六工作半天,即每周工作54小时。新工人实行计时工资,每小时工资学徒期为一法郎,以后逐步增加,熟练后就实行计件工资。这种工作属于轻体力劳动,但要节奏快,适合心灵手巧的人干。郑超麟也曾在这家工厂做工。我去采访他时,他对我讲,他一天只能做十双鞋,而我的父亲则可以做二十多双。像父亲这样工作,一天大约可以挣得十五六个法郎。
1988年我去法国进行一个项目考察时,曾到蒙达尼去了一下,在工厂人员的陪同下,我参观了哈金森工厂。这个工厂今天仍旧是橡胶制品企业,拥有9000多名职工,在宽敞的庭院右边,父亲当年做工的厂房仍然完好无缺。现在这里楼上作为仓库,楼下也堆满了什物,已不再作为车间使用。这个厂房高大明亮,可想而知,比克鲁梭的施奈德钢厂的工作条件要好得多。工厂的陪同人员告诉我,这个工厂一百年前曾经失火。后来由法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家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了这个厂房。就像埃菲尔设计的举世闻名的巴黎铁塔一样,这个厂房也是由钢铁结构建造而成,据说在当时是世界上第一个金属结构的厂房。回国后我问过父亲,你当年做工的厂房是埃菲尔设计的,你知道吗?父亲还真的不曾知晓。
据和父亲当时在一起做工的郑超麟回忆。在离工厂五分钟路程的一个小树林中,工厂拔出一个木棚,内有四十多个铺位,专门为中国勤工俭学学生居住。我去法固的时候,工厂的人告诉我,这个未棚早已拆摔了。但我可以想像得出它当年那种简陋的样子。当时住在这里的学生们搭伙做饭。推举两个人作厨师,大家照工厂计时制给他们支付工资,伙食账目公开。每人每日伙食费的三个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