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广义文生动形象两方案
作者:徐姗姗 蔡 强
思路导航
1.小时空,集中体现大话题。时间跨度要小,空间转换要少,一旦选取了时空点,故事就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就有可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以典型事件集中反映大主题,从而成为佳作。
2.小角度,深刻反映大话题。从小角度人手,这个角度还需是这个命题的一个“子目录”,唯其如此,才能产生“断其一指”的效果。
3.小场景,烘托大话题。在写作时,有意识地以小场景来折射大题材,可使矛盾更集中,结构更紧凑,体现出构思的匠心,从而以精巧打动阅卷者。
案例演练
阅读下面的题目,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请以“尊严”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写作点拔
1.正反对比。以“尊严似生命,是所有人都应当珍视的”为正面观点,以“丧失了尊严的灵魂,必将走向沉沦”为反面观点。
2.逐层递进。以“人无尊严不立,国无尊严不强”为两个层次,按照对象、意义的由小到大设置分论点。
3.辨伪存真。例如:尊严是自爱,不是自大;是高尚,不是高傲;是清醒的坚守,不是盲目的愚忠。
佳作借鉴
请保留他们最后的尊严 姜晓静
这几年,有关儿童慈善事业的电视节目似乎特别流行,这本是件好事,可看多了,就发现这些节目形式多有雷同,无非是让主持人当众介绍了捐助双方的姓名、职业、年龄乃至住址之后,再让捐助者甚至他们的孩子走上台,将一叠叠厚薄不一的人民币放到台上受捐助的孩子手上。(以具体社会问题入题,议论对象明确,观点集中。)
通过屏幕,我们可以看到周围观众的笑脸,不停闪动的灯光,也看到了同样纯真的孩子,却又不是同样轻松的孩子。末了,热心的主持人还把话筒凑上去问这些孩子有何想法。回答正如人们所期望的,是那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答大家的期望”之类,结局是感人的,圆满的。可是,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查整个过程中那些受捐助的孩子站在台上羞涩扭捏、局促不安的神情呢?(对“小场景”的细节描写引出中心论点。)
在这里,我无意怀疑主办方的初衷,只是觉得这样一种在众目睽睽之下过于直白的捐助形式,会令当事人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的确,捐助本身是可贵的,但却在无形中造成了双方的一种不平衡。那些可怜的孩子的表情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他们由于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被迫过早地面临现实生活的压力,这不是他们的错。同时,正因为他们也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所以善良的人们想伸手帮他们一把,于是有了慈善事业。可是请别忘记,善良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精辟的论断揭示中心论点),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今的慈善事业所容易忽略的。是的,我们帮助了他们,奉献了我们的爱心,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可有谁能去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感受呢?又有谁能想到,当我们的帮助无意中损伤了孩子们的自尊的时候,物质上的给予还有何意义可言!物质上的贫乏在他们的脸上已经写下了令人心酸的沉重,试问,我们又怎么忍心去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呢?做保留他人尊严的雷锋是否会更令人感动,更能激励困境中的人们奋发呢?
由此,我想我们慈善事业的捐助形式可以改变一下,给人以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人以尊严。否则,我宁可退却,尽管我非常想帮助他们。因为我知道,做人的尊严是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的。(结尾扣题)
鉴赏与借鉴:
本文篇幅不长,内涵却极其深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很深的震撼力。作者避开了一般习作“尊严是什么”的概念解说和“尊严很重要”的空泛论证,另辟蹊径,针对时弊展开精要的剖析,言简意赅地指出“善良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做人的尊严是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的”,确实是独具慧眼,见解不凡。
二、勾勒形象
思路导航
1.喻证法。在说理中使用比喻进行论证,能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形象、浅显,易于理解。
2.录音法。既可站在旁观者角度记录主要人物的对话,也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发表一篇“自白”,通过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揭示论点。
3.绘像法。对于作者要批判或赞扬的对象,皆可用绘其像、画其魂之法,把其本质内里显示出来,让读者从形象中去领悟作者的观点。
实例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自嘲”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
写作点拔
1.选题新颖,手法别致。“自嘲”既可看作是一种自我的嘲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调节心理的方式,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可以写自己的“自嘲”,也可以写他人的“自嘲”,可以叙述“自嘲”的经历,也可以评论(议论)“自嘲”。
2.材料典型,观点辩证。自嘲,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我嘲笑、自我否定,也绝不能无限夸大,否则就变成了阿Q,而是要辩证地来看。自嘲作为一种对生活敬畏、自谦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提倡的,没有自嘲,也许人生会很累:可是一旦过分,失去了一个度,就会转变为自卑和颓废。
3.语言幽默,富有个性。或正写反面世态,或运用别出心裁的比喻,或化用广告语和歌词,使行文更生动、诙谐。
佳作借鉴
洋人的嘴 马 予
列出这个题目,绝非对友邦朋友不恭。其实嘴的作用大抵相同,都有是用来呼吸、吃喝、讲话的。之所以以此为题,只因近年来某些同胞对洋人的嘴奉若神明,很有必要扯出这个话题来说一说。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对于外民族,历来只有两种称呼,一曰‘禽兽’,一曰‘圣上’,从来没有称他们是朋友或说和我们是一样的。”如果说前些年多是把洋人当作“禽兽”的话,那么这几年则有人把洋人当成了“圣上”。
你看,洋人一张嘴,必是金口玉言。洋人嘴里吃的、喝的、抽的,一定是美妙绝伦。(夸张)所以做广告或宣传产品质量,定要和洋人连起来。君不见,有些电视上的啤酒广告,那些洋人的嘴可比中国人的高明多了,人家一尝便成了“国际口味”,一块普通饼干,让孩子们做广告,也是“真正的美国味”,好吃;某些普通的补剂,变成了“艾罗补汁”。明明是国粹,地地道道的中国口味,也非得往洋人上靠,似乎中国人的嘴只配吃红薯干,啃萝卜头,所以不能提“中国口味”(词语的移用增强了讽刺效果)。
不仅如此,洋人的嘴似乎最具评判权威。就拿中国电影来说吧,本来是在中国土地上拍的,演的是中国的人中国的故事,但中国的观
[2]